第一卷 西征关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一百一十八节 惊闻大才

    第一卷 西征关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一百一十八节 惊闻大才 (第2/3页)

    狄阿鸟陷入沉思。

    在没收到这些书信之前,他也想过这些问题,八百里河套,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诱惑。

    只是取得这八百里河套地之后呢?

    据他所知,靖康是有心西征大棉,一雪前耻,若是被他尽夺河套地不还,靖康头顶上悬着利刃,还会热衷于西征吗?

    恐怕未必。

    说不定还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断绝与东夏互惠的贸易。

    狄阿鸟想了一番,自己也颇为为难。

    他尊王攘夷,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利益,一时之间,却不敢轻易放弃,他也不知道自己放弃之后是好是坏。

    不过他知道,一旦中原有中断贸易之举,东夏是有困厄的,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他未必能把这八百里河套控制住,而一旦镇守大量的兵力,却更不是一件好事儿,土扈特两头可扰,东夏夹逼于高显和朝廷之间……真是还想吃,还怕夹手呀。多了起码三分之一东夏的土地,谁能不受诱惑?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

    很大一部分,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名声,不想破坏自己出兵的正义之举,让靖康欠自己的,大欠特欠,一旦将来靖康胡来,天下总有人是同情自己的人,自己反抗,那是可以把自己的战功和无私作为论对错的依据。但在灵武和高奴,他会在还给朝廷以前安置下一些部曲,尤其是祁连若顺利起兵之后,完全可以屯垦到这一带,之前他是有意将这些人北迁安置的,但是想一想,雍人重故土,拓跋巍巍让他们北迁,又对他们横征暴敛,要是自己也这么做,他们难免不戒心深重。

    与此同时,他还要完成抑制大族,厘清土地,选拔人才,即便是归还了朝廷,当地还记着自己的好,倘若将来朝廷上派来昏庸的官员,这些人会有呼声,让自己回来的。

    想到这儿,他实在是忍不住,在头脑中讥讽自己说:“好名害人呀。狄阿鸟。你要是太好名,你会有哭的一天。”

    确实是这样的。

    东夏放弃河套,是可以一心北上拜塞经营了,但是还从哪来人去屯守?将现在安居乐业的东夏百姓北迁?谁愿意呀?

    只有祁连带来数万雍人,趁他们来不及迟疑,把他们迁过去。

    他在纸上写道:“不义之沃土,虽利大,而孤不敢窃据之。但求以河套换北平原,近些年,北平原隐隐成为我东夏之根本。北上猛原,是我雍家千百年之大功业,只有北上猛原,方可彻底一扫草原。”

    至于北上屯兵。

    他也有了新的想法,徐徐记录:“取西来雍人之无父母牵挂者北镇,使人自愿,可传示我雍家中朝事,令知封狼居胥为伟功,但凡雍家男儿,岂无此志哉?”继而又记录:“所收之陈国降卒一并北屯,绝拓跋氏之死灰复燃,并为惩戒。”然而将这些未来的事谋算好,又回到现实。

    眼下是为难解之局,不战胜,一切免谈。

    突然,他生出一个疯狂的念头,包兰丢就丢,灵武丢也不怕,只管聚歼拓跋黑云的几十万军队。

    但万一丢了,还没来得及聚歼呢……

    正想着,芗儿奉了杯茶来,轻轻言一声,放在他身前。他抬头见是芗儿,大为好奇。之前他也看到了,不过心里有诸多的事儿,没有特意去问,这就和颜悦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