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节 平视论交

    九十七节 平视论交 (第1/3页)

    去街上去晚了。

    早也没用,摊摊贩贩都有自己的位置,本来还有一点空位置,结果两人刚占上,还没有把石虎从木箱里抬出来,一个吹糖人的老远吆喝是他的。这不是家,两人也没法找个木架车,昨晚回住宿的地方,是抬着木箱子走了两三条街……而这木箱子里,装的可是头几百斤重的石虎。

    住的地方出来,门前这条街占不住,几百斤的石虎挪几条街去摆?

    不摆又怎么办?

    找个店家,就算卖了个好价钱,也事与愿违呀,摆出来,不是看它能不能卖出手,而是看它受不受欢迎。

    狗栗子想耍赖,把那个吹糖人的斗走,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离家三里外乡人,他怎敢斗当地摊贩,就只一味拉着嗓子与别人说:“你的地方吗?你的地方吗?要真是你的我们让。要不是你呢。”

    这是扎着无赖的势头,却给自己留着撤退的路。

    他挣着头喊得厉害,李虎喊他,他已经走出几步远了,准备到别人跟前说话,李虎就不叫他了,一用力,把大木箱子举过顶,扛在肩膀上继续往前走,找地方去,走不两步,他就被难住了,前头人还不避让,又不像东夏,立有规律,都要靠左走,走走不动,箱子又怕歪了砸死砸伤。

    好在狗栗子跟上来了,到处去推搡人让开,紧急开路:“都让让。箱子里有几百斤的石虎。”

    他知道箱子重量,害怕李虎撑不住,额头上汗涔涔的。

    然而这上午正是逢集的时候,人又不听劝,他只好到处给人挤,避免挤到李虎身上,连人带箱挤歪掉。

    波浪中找了个港湾。

    原先买书那书铺子门口,摊贩给他们留了位置,门边各七八步没人,李虎闷吼一声:“你人赶赶,在那儿歇一下。”

    狗栗子到了一赶人,李虎有块小空地立身了,一到跟前,眼看着往下放,狗栗子怕李虎实在顶不住,就想着用背给撑一下,李虎大吼一声,让他起开,他只好连忙蹿一边,李虎就这样双臂抱展,把大箱子给放地下了。

    刚放下。

    这地方被赶去的几个赶集的,原先凑在这儿吃热豆腐,刚才让了,就让到路上了,站不住,又回来了,一人捧碗热豆腐看稀奇,在一旁说:“骗谁呢。这箱子石虎?要是石虎,这么大个,又加个厚木实箱,怕好几百斤呢。能这么轻巧放下来?你们是卖啥的?给看看,给看看。”

    狗栗子顾不上理他们,喘着气问李虎:“累着了吧。没闪着哪吧?”

    李虎应了他一声,说“没有”,双手在箱子盖子上一阵摸索,找到扣,取了一掀,确是干草,石虎。

    众人嘴里还含了热豆腐,豆腐冒着热气,他们看着李虎一压腰,双臂伸展给托出来,含糊不清就替他嚷:“真石虎。好大一条哦。”

    说话间,却不断定那是石的,惟妙惟肖,逼真得有斑纹色,一时纷纷畏惧后让,有一人过于激动,豆腐块变成渣喷了出来,不远处一个小孩正举着个糖葫芦,因为怕冷,缩在袖子里等爹娘,没想到虎头正对着他,他“哇”一声就哭了出来,闭着眼睛后退,连人带糖葫芦都跌在地上。

    随着小孩被父亲提起来,大叫“老虎”,街面整个都轰动起来。

    李虎在狗栗子的帮助下,重新把木箱合上,将石虎放到箱子盖上,这些不过才做完,人已经围上来了,还不敢站太近。

    不为其它,只为太像。

    这世上早就有了石龙石虎,狮子大象,龙家九子,但那些东西大伙都已经习以为常,长得也不像,京城皇家,王公大臣还罢,能集中精工巧匠,一般人家,有钱都买不来,家里弄一双镇宅子的,都已经是大石头哈哈,样子少样子,气势没气势,神似没神似,哪有比着东夏工笔抠出来的这一只逼真?

    东夏工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逼真,图中有光暗阴影,冠绝天下,一直以来,还没有人往塑像上应用过。

    今天,它出现了。

    李虎不只是绘画好一点那么简单。

    他出生,正是东夏工笔形成的时期,他幼年开始学画,又正是东夏工笔完善的时期,可以说他一点弯路没走,上手的就是具有东夏工笔特点的画风,而写意则是兼顾罢了。最要的是他真见过虎,而且不是惊鸿一瞥,龙琉姝自称虎神,岂不圈养一二?在他那儿,虎的神态,虎的模样,虎的气势,不再是想象,而是面对面,反复临摹过。尤其高显的虎,那是所知体型最大,最彪悍,最凶残以及数量最多的群体——因为北方丛林密不见天,面积广大,人烟罕至,食物丰盛。

    他上了色之后,哪怕众人知道是假的,尺寸比真虎小,视觉还是被冲击到了。

    人皆不敢靠近亵渎。

    书铺的伙计听到外头喧闹,也和几个读书人站门口去看。

    景象在视野里清晰,门口立了一箱,箱上盘踞一只虎。

    天呐。

    伙计本来是想驱赶他们的,这一愣神,李虎主动上去,运用上昨天悟来的办法,揽住他肩膀说:“阿兄还记得我吗?前两天我在你这儿买书了呀。”

    伙计想起来了,当时他还偷乐,心说这个傻货真买两套一样的书走。

    伙计指了问:“这虎是你的?”

    李虎还是有些矜持,淡淡地说:“是呀。你可能想不到,那套书里有教怎么做。”

    伙计傻了。

    真有假有?

    他急于弄清这个。

    李虎便又低声哄他说:“今天借我个地方,我就说是从你书里学到的,怎么样?我要是卖了呀。我再买你一套书,还请你吃饭。”

    李虎也就这一手了:吃饭。

    伙计为难地说:“门全堵住了呀。我是没啥。我们东家……说不定一会儿来,今儿逢集,生意好,还会有他朋友上门。”

    李虎说:“你就说你赶不走。”

    他让伙计去看,箱子确实不在门口,只是人越来越多,渐渐里三层外三层,把门才给挡住。

    疯狂的人们唏嘘完,逮着狗栗子就问:“这是卖的吗?这真的是石头的吗?”

    狗栗子穷于应付,还不时逢到别人问多少钱,自己根本不知道,扭头再问李虎。李虎回了一句:“八十两银子。”

    李虎从书铺下来,又从腰带上取下来一个拳头大的小虎,給放大虎腿底下。

    小虎更精致。

    但它小。

    众人的眼睛全在大虎身上。

    谁也不管那拳头大小的吊睛白额虎,都觉得是陪衬,不自觉忽略掉。

    直到李虎大声告诉说:“这大的是石头做的。这小的是玉做的。”

    有人喊问:“大的才八十两,小的呢,买回去逗我宝贝儿子还好。”

    李虎笑道:“小的八百两。”

    因为工费是混着算的。

    李虎的价格,就是二十两的四倍,还有一百八十两、二十两合起来的四倍。

    当然,这样对小虎来说不够公平,它的四倍,利润太惊人了……而实际上,成品玉物件一般也就是这样翻倍卖的。

    终于有人说:“这小虎在大虎跟前,那就是猫跟虎的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