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节 联络机制

    二百节 联络机制 (第2/3页)

传递体系,但很快,民间有需求,呼声强烈,东夏官府就同意民邮借助官邮之便,不久之后,民邮需求太旺盛,官邮系统无法满足,就变成两个体系,民邮走民邮,官邮走官邮。

    当时东夏疆域也没不太大,民邮、官邮主要围绕着渔阳,湟西,北平原等地,大伙也没觉得怎么浪费资源。

    而今呢,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若不借助民邮,暗魂、军情司与军刺这样的情报系统一旦各地铺开传讯,费用太大,年初预算时,狄阿鸟决定利用可以盈利的民邮,提出一个官用民邮的解决办法,正好与当初反过来。但这便就要解决几个问题:如果官用民邮,怎么保证军情不至于丢失,怎么保证情报不泄密,怎么保证各军驻地等情况不被外敌摸清。狄阿鸟纠集智囊,做了相应的解决,首先站驿铺与递传分开,那么沿途驿站设施帮助分拣对当地递送,而不对外递送,专门递送的人员分出来,只在各地收集运送,再分出民邮和军邮递送的邮员,各取各的,各送各的地方……这时,军方以及暗魂、军刺传递系统就可以利用民邮设施,只出人奔波,大大瘦身;其次,军队内部在军邮上下功夫,将领将情报书写,可送交军方军刺,由军刺加工,将字的次序打乱或者修改,弄得面目全非,弄出一套译文规则,完成后,将打乱后的情报和规则分开递送。

    这样一来,国家的政令和物品就能四通八达地流通,而狄阿鸟身边的军情司,也要完成相应的职能转换。

    情报部门的指挥系统随着情报工作的增加,也要在自己的衙门分拣事务,狄阿鸟身边也不再需要情报传递按级别上递的原则,能收发情报即刻,于是遣走情报上的重要人物,自己再设一个联络参室。

    这个联络参室负责将直接传给狄阿鸟的军政情报破译,将狄阿鸟给各地军政的指示译文加密发送,联络官要有暗魂背-景,要有一定的情报分析能力,要能够接受并学会新情报传递办法,要将各地驻军的地点收集、管理好,要能够学习并熟悉军队系统。最好他还能改进总结,甚至向将阁,军衙推广。

    怪不得昨天大王要自己帮忙汇聚几十万大军。

    李益生最终点了点头,说:“这是什么级别的官职?如果一年半载之后,我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