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节 英武之士

    六十六节 英武之士 (第1/3页)

    帐篷中,只有那先生和他身边的人。

    没了外人,上下之间便没有了繁文缛节,先生正围着一个胡几煮茶,他身边的人便坐去对面欣赏他的动作。那先生停顿之余,用手抚摸煮茶的几桌,轻慨道:“这几桌是你在北平原搜罗的,我出于喜**,细看一番,这儿竟有‘东夏高氏善木’的字样,还有个像猴子的彩烙,便是一张木几,东夏也能精作得带点神气,方边翘沿,拿桐油、油蜡挂浆……水洒了水都不沾。”

    对面的人说:“家里的人都在传,说先主传国的是他,要真是他那就好了,也不会闹什么饥荒,死那么多人。”

    那先生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说:“能有这样的传闻,说明家里的人不死心,并夏合一,只是国力衰微,怕只有被吃掉的份。”

    对面的人也相形黯然,轻声问:“主公。高胜武能否战胜?那李虎再虎也不过是头雏虎,而且是率了一群百姓。”

    那先生看着几桌小铜炉上方冒起的烟气,淡淡地说:“水来了。”

    他一边捞了小铜壶,在铜盆上洗茶具,一边说:“夏人并入备州十余万,其中不乏老卒。**虎也是虎。虎有猛兽随,高胜武虽算善战之辈,想胜李虎怕只有当下这一个机会,不给李虎时日聚集力量。”

    对面的人讶然道:“那主公还让他生擒李虎?我以为?”

    那先生淡然道:“一旦意识到得罪东夏,田启民会对我们更加恭敬,让高胜武用心,是想让他给李虎造成威胁……这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要看他能不能逼出李虎的真实身份。白登山之战,靖康朝必败。李虎身份若是大白,备州就会大乱,数万夏人不得不乱,我们陈兵北平原,就能趁势跟着田启民吞并备州。而让李虎身份大白的还不能是我们,你懂吗?以我们目前的国力也是不能开罪东夏的,哪怕东夏与靖康的战争是惨胜,时机上也有讲究,若非此时的战况,就算靖康官府知道李虎的身份,他们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李虎被接回国。不是损人不利己,我一得知李虎的身份就透露给那些官场上的朋友了。”

    对面的人又问:“在白登山的大战还没有消息,先生为何一再肯定东夏必胜?”

    先生笑道:“天时地利人和不去言它。我且问你一句,皇帝御驾亲征是干什么来了?打我们来了,半路上和东夏战在一处,东夏若无力胜他,自然遣人来与我们联手,可是东夏王并无派出使者督促我们用兵策应之,可见保有余力。加上靖康北平原的守军都要被拉去增援,谁胜谁负明眼人都已经了然?”

    他又说:“田启民之所以下决心反戈,仅我们的逼迫还不够,他定然已经有了确凿的消息,肯定靖康朝已经战败。”

    外头渐渐静了。

    那先生对面的人喝尽那先生给斟来的茶水,轻声道:“高胜武已摆兵出去,营地都静了下来。主公,我也去看看吧,李虎毕竟与我们有渊源,既然先生说要生擒,我去就定不让高胜武伤他性命。”

    那人说走就走。

    眼看要钻出去,身后的先生问:“你喜欢上那孩子?”

    那人没有否认,轻声说道:“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谁不喜欢,老爷子和小姐也都喜欢他。主公不喜欢他吗?”

    先生迟疑片刻说:“那你去吧。”

    那人出去披甲,等套上带着护脸的头盔,骑上战马,从随从手里接过狼牙棒,就像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他慢慢地驱动马匹,带着几个骑兵前往战场。

    等出了营门,便已经看到两军阵营了,高胜武这边军阵森严,可见平日训练,对面却显得杂乱,乌压压布满梗线。

    接近过去,两军阵中有人出没,等高胜武的士兵让开道路,这名恐怖的骑士就看到了战场中间的场景。数十名高胜武的将士押送着一个被绑死的年轻人,身边走着几个浑身发抖的丁壮,一名抱头的老者在大声喊话。他们是要从李虎的阵营前横过的,每走一处,李虎的阵营就躁动一片。

    骑士问身边的士卒:“怎么回事儿?”

    那个士卒兴奋地说:“李虎派来的人背叛他了,正在喊话,要对面的人不要送死,投降的免死。”

    骑士吃惊道:“高将军在攻心?”

    士卒说:“是呀。是呀。可是对面没有人投降,都是在痛骂。”

    他一指,告诉骑士说:“你看。那边就是李虎。”

    骑士抬头看去,士卒指的方向上簇拥着几十骑。

    很快,那些骑兵也押出几个人。

    士卒惊呼:“这是我们的人,怎么被他们给抓走了?”

    对面阵营传来喊声:“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把我们的人交还回来,我们就把俘虏还给你们。”

    换还是不换,想必会有一阵考虑,中间那个叛贼高员外却显得惊惧,给战场中间的人说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