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节 海事学堂

    七十六节 海事学堂 (第2/3页)

知,就不再与你念叨。”

    他发的礼物验证他远来的事实,全都是轻便易带,全都是北方的稀罕玩意儿,别看众人没打开老太太的盒子,也敢断定那也是北方特产,到了杨凌刚,客人欠身坐下,又笑眯眯打量一番,夸奖道:“好一位壮士。比着李虎,我也是你的长辈,给你的有礼物,也有考校,你愿意接受长辈的考校?”

    杨凌钢点了点:“愿意。”客人让杨凌钢坐下,等大伙也入座,作势考校,然而杨大爷拖李多财上坐,李多财死活不肯,让几个看笑话的人好一阵着急,纷纷说:“别让了,别让了,要考问凌钢呢。”

    杨凌钢也一脸虔诚。

    屋内迅速安静下来,客人开始他的第一个问题:“凌钢。我问你,铁能不能做成船?”

    一屋人还以为他要问些切实际的事情,比方你的生意要怎么做,然后指点点拨一二,没想到却与海事有关。

    铁做成船?让人觉得有些天方夜谭。

    杨凌钢略一迟疑。

    村里一个亲戚也在跑海事,脱口回答:“不能。”

    客人制止道:“不要干扰凌钢的想法。”

    杨凌钢还在迟疑。

    杨大爷也着急了,提醒说:“那铁多沉呀。这么个简单的问题,你半天不回答,你这叔不笑话吗?你还跑海事呢。”

    杨凌钢渐渐敛容,缓缓地说:“应该能。我爱船,打我那艘船的时候,就跑过好些船厂,知道有些适合造大船的木头,也入水就沉。但造出来却能浮在水上,而且经久不坏。”他问:“叔。我回答的对不对?”

    客人微微一笑。

    很快,他又问:“船往逆风的方向走,光靠云帆风力能不能做到?”

    杨凌钢想也不想就说:“能。”

    他惊喜交加地说:“叔。你是东夏的海匠不成?只有东夏的活帆技艺才能轻而易举随风转帆。”

    客人又笑了笑,问道:“暴风雨天气,海潮翻滚,大浪就在你眼前,你怎么走能救你一船人的性命?”

    杨凌钢又想也不想就说:“多数情况下要往前冲。”

    客人不说杨凌钢回答得对错。

    屋里好多人都跟着着急,跑过海事的在沉思,没有跑过的同宗则着急地帮助纠正:“掉头就跑呀。”

    杨凌钢冲他们嚷道:“懂个屁。往后跑,水缩窝子,那是个深坑,多数情况下,要趁洪峰没有抬高往前冲,你往前猛冲,水很快就把船抬高,这样才能抗过洪峰。”

    客人哈哈大笑。

    他说:“是个好孩子。给你备几样礼物,但你只能从中挑选一件,你选什么,什么就是你的,这也是对你的一种考验。”

    杨凌钢想也没想就说:“好。”

    客人一摆手,他的人就把第一件礼物摆了上来,布揭开,丢上一个不倒翁把的长针,用手碰了几下,指北方了。

    杨凌钢惊叫道:“东夏的指北针。”

    客人笑道:“是你所缺的吗?其实这只是部件,上头还有个刻度盖,装好之后,能把针固定到中间,只在中间转,上面的刻度能帮你确定经纬,这样一来,就更适合船上的颠簸。”

    杨凌钢马上就要伸手。

    客人说:“且慢。后面的也还没看,万一还有对你更有用的呢?”

    杨凌钢还是想要,说:“海事之上,再也没有几样东西比得过这玩意,朝廷上的司南根本就不好用,上头的勺子转不动。”

    客人点了点头,再一挥手,第二件摆他俩中间了,布一揭,李鸳鸯“嗖”地蹦起来。

    他不敢相信喊道:“大……叔,千里眼。”

    紧接着,他喘急地追问:“咱东夏那边能造千里眼了吗?”

    客人说:“恩。东夏最近多了个行业,叫磨镜,磨镜的人多了,千里眼的秘密就掌握了。”

    杨凌钢还很陌生。

    这个铜筒子,看起来还能伸缩,他能比指北针管用?

    李鸳鸯着急地提醒:“选千里眼。快选千里眼呀。”

    满屋人听到这个名字就已屏息凝视了。

    这客人是干啥的?

    开聚宝斋的么?

    客人要求说:“凌钢。你手持上,站到门口往外望。鸳鸯,既然你这么激动,你也去,帮着看看怎么用。”

    杨凌钢还没拿起来,李鸳鸯就蹿上来了,手抖着,喘息着,把杨凌钢也惹得紧张。

    别人再要去,就都被长辈们目示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