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节 海事学堂

    七十六节 海事学堂 (第3/3页)



    二人拿到门口,对天对地对远对近,拧长拧短望完,就都回来了。

    杨凌钢斩钉截铁地说:“我要这个。就是怕太贵重。要不我出些钱叔。”

    客人笑道:“别太肯定。刚刚那指北针,你也说就是它了,结果不是冒出来了更好的东西?”

    杨凌钢点了点头。

    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千里眼”,发抖地把它放回去。

    李鸳鸯则在抚摸他的宝剑,时不时往千里眼看去,好像是他后悔要宝剑一样,好像他想还回宝剑要千里眼。

    第三样东西拿来了,往面前一放,是十几卷纸张,杨凌钢犹豫不定去拿,拿起一张,同样惊叫:“大海图。”

    他摊开一张,在上头又摸又找,念念有词念叨地名。

    客人说:“千里眼还是看得近,这海图,看得更远了。”

    他找出一张,给杨凌钢翻开,说:“往北方,这是皮岛,这是马岛,这是鸭子嘴半岛,这是库岛,这是北部湾,这是北黑水……马上这儿就会能成为一道贸易线,整个环绕着高显,你看这个地方,这是一片礁石地带,标注了,你看这儿,这是一道海峡,往北的通道之地,你看,这是倭国,倭国的海贼常常在这一带出没,而东夏的海军在这儿却有一个驻地。”在杨凌钢的失神中,他又总结:“这图要比外面刊的夏图珍贵千倍万倍,是东夏海军集三年所勘测测绘,期间失去三十几条船,数百海军将士,最要紧的是,它融入了最先进的经纬学说,能将每一个地点描述出来。”

    客人又说:“这只是一部分,你一旦选择了它,关于气候的勘测,季风的总结,我也能找来给你。”

    别说杨凌钢,满屋人的眼神都直勾勾的,更瞪得奇大无比。

    这客人?

    他是海神派来的吗?

    李鸳鸯还在提醒:“凌钢。你别花了眼,千里眼呀。”杨凌钢一回头,制止他说:“我要这海图。千里眼看得近,我有十来年出海的经验,近的我不看我都能感觉出来。我要远的。我要这海图。我要这些海图。”

    客人哈哈大笑,瞪了李鸳鸯一眼,评价说:“识货之人。”

    他一摆手,众人瞠目结舌问:“还有?”

    杨大娘都着急了,站起来说:“这他叔。你别再拿东西出来,这都是无价之宝,把凌钢卖了都换不来。”

    客人笑道:“老姐姐你太客气了,也过虑了。人?!永远比物贵重。何况凌钢这样的海事人才呢?他这样的人,靖康怕是难找到几个,东夏也不多。您老救过李虎的命,我拿什么出来都不过分,但我拿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替李虎回报,也不是让凌钢回报,而是要给他这样的年轻人一个梦,航海的梦,大海那么的大,得有人在他背后做支撑呀。”

    他又说:“这些你们眼里贵重的东西,也许凌钢看了第四样,这些他都不要呢。”

    他要求说:“拿上来吧。”

    第四样被拿来了,客人掀开布,却是一部典籍,上头写着:“大夏海略新编”。

    这本典籍旁放着一张纸,折叠放的,比起书来几乎可以忽略。

    客人说:“这是我东夏集全国之力编撰的海事知识,包括最新的经纬地图标注法,包括季风的总结,海水的动向规律,天气一年四季的变幻,海上的鱼类植物,以及判断岛屿存在的方法……我知道凌钢你识字。你刚才说到了铁能造船,从沙船到福船再到夏船,我们东夏已经造了一首铁木船,也开始考虑建造钢构船……只是船越沉越难摇动,要有人去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杨凌钢喃喃道:“没想到,天下还有专写海事的书?”

    客人道:“书其次,此书能给你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海事方略。”客人推了一旁的折纸,给杨凌钢说:“打开看看。”

    杨凌钢立刻拿起来,展开,猛地站起来,念道:“海事学堂。”

    客人点了点头,微笑说:“你可以选了,大伙可以帮他选了。”

    李鸳鸯乞求一样喊道:“凌钢。选千里眼。你选千里眼给我,我找那些东西给你换好不好?”

    旁人也是说什么的都有,但他们,都不敢给杨凌钢意见。

    杨凌钢眼神渐渐坚定。

    他站到第四份礼物面前,大声说:“叔。你说得多。我需要打开的是自己的梦想。死物易求,机会难得。”

    客人哈哈大笑,说:“这道题你又答对了。其它的也是你的啦,我给你放着,放到你从海事学堂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