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重提

    第二百四十三章 重提 (第1/3页)

    凌安镇不大,周庆春,朱老板,以及凌俐一家人,都算是互相认识。

    与凌家成相比,朱老板虽然并不姓凌,但是因为是两对门近十年的老邻居,与凌家戍的接触比较多。

    案发当天,他与凌家最直接的交往就是关于那几斤白酒的事。凌家戍打翻了为上坟准备的白酒,中午张守玉上门买酒,被朱老板看到了手臂上新鲜的伤痕。

    这也能跟凌家成的证言互相印证,以及与后来的验尸报告相吻合。

    案发后,朱老板作为跟凌家面对面距离最近的人家,前前后后接受警察的询问起码七八次了,这些话他也说过很多遍,就光是接受周庆春的询问,起码不下三次。

    以至于八年过去了,他还对当年发生的事记忆犹新。

    不过,他的证言里,始终都没什么有利于破案的线索。

    虽然和凌家是两对门,一个杂货铺一个诊所,都是独门独户,不做生意的时候门面一关,门里面发生什么事,隔着十几米的距离、两扇大木门,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案发那天更是不巧,朱老板下午去了城里进货,直到深夜才回家,一回来就看到凌家门户大开,警察进进出出,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凌家人中毒的事。

    关于与案情相关的线索,朱老板所说的凌俐早已知悉,也没什么新鲜的问题要问。

    之后,他又说起几个月前周庆春来取证的情形。

    自从凌家的案子被翻案,钟承衡被判处无罪之后,周庆春就频繁地联络当年的证人们,作为与凌家最近的朱老板,自然是重点询问对象,周庆春起码上门了五六趟,反复追问当年的一些细节,试图找到有用的线索。

    周庆春自杀前确实来过一趟,当时他依旧问的是当年有没有什么线索被遗漏的。

    好在朱老板脾气好,也对凌家人含冤多年心怀怜悯,那天依旧陈述了一遍当天他知道的情景,晚饭前就送了周庆春出门。

    凌俐听到这里,斟酌了一番,问他:“您当天所说的,和之前向警察供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朱老板锁着眉想了老半天,终于还是摇摇头,脸上带着歉意:“二妹,确实没什么新的东西,这些年反反复复都是那些话,我都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

    从朱家出来,三个人都是眉头微锁的模样。

    周庆春自杀前走访的四个证人,现在拜访了两个,什么收获都没有。

    而剩下的两个里,当年绰号为铁头的流浪汉,在城东一家敬老院。

    等他们穿越南溪市区到达那里的时候,却被敬老院的负责人告知,铁头已经在一周前死了。

    凌俐非常吃惊,问:“什么原因?”

    “还能有什么?”那位大妈面带冷漠,“年轻时候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年纪大了饥一顿饱一顿,身体早就垮了,一场肺炎控制不住呼吸衰竭就没了。”

    凌俐遗憾地叹了口气。

    那流浪汉风餐露宿大半辈子,身体免疫力只怕早就不怎样了,现在年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