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例会制度

    第八十六章 例会制度 (第1/3页)

    复刊后的中港日报和之前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报纸的销量经过最初一个高点后又逐渐趋于平缓,维持在十万份左右的发行量,不高不低。

    十一万港币在中环买下的一整栋七层写字楼,现如今除了最高一层闲置,一至六层现在都按照苏敬贤的管理理念,趋于正规化。

    写字楼的一层设做待客大厅,有专门的接待台和休息区,二层和三层是中港日报的员工办公地点,四层和五层则是花花公子的工作地,至于第六层,则被当作会议室,举行每周一次的员工例会。

    员工每周开例会是苏敬贤提出的,在元朗的时候他就发现中港报馆的纪律有些松散,搬到更加宽阔的写字楼后,这种感觉愈发明显。所以报纸复刊后不久,苏敬贤就提出召开周例会的要求,除了总结上一周的进展、分配下一周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各部门的凝聚力。

    今天是中港日报第一次召开例会,苏敬贤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板现在就坐在会议室首席,各个分版的编辑以及分发、财务、广告等部门的负责人对他汇报着上一周报社的运作情况。

    在这种新奇的开会方式推动下,坐在苏敬贤上垂手的主编陈秉忠,明显发现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变得活跃起来。

    以前中港开会,向来都是各部门互不相干,现在所有部门的负责人同坐一堂,为了在老板和同事面前露脸,俱是滔滔不绝提出和反映问题,气氛颇为热烈。

    会议结束后,几个分版编辑和部门负责人意犹未尽,还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下一周报社的发展问题,苏敬贤却冲着陈秉忠努努嘴,一马当先离开了会议室。

    “你觉得今天的例会怎么样?”没有乘坐电梯,苏敬贤走楼梯下楼,扭过脸询问身边的陈秉忠。

    年近四十的陈秉忠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挥了挥手里的记录本,激动道:“犀利!以前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很少有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互相沟通,就算有也不会这么正式,大家分工明确,互不干扰。现在老板定期召开会议,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