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盘尼西林

    第一百零七章 盘尼西林 (第1/3页)

    正如石建辉所言,没有了郑朋孝这个神队友,苏敬贤虽然还可以用传媒的力量将郑记织造厂踩到谷底,但那个时候就需要他亲自下场,还会伤到中港日报这份辛苦打下来的基业。

    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捧杀而已,在禁运的大环境下,发动传媒将郑记织造厂捧到欧美的对立面,同时引导舆论,塑造出其高大伟岸的光辉形象,这足够令根基扎在英租界地的郑记举步维艰。

    不过那样做太过敏感,郑朋孝的出现反倒让苏敬贤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因此直接推倒之前的计划。

    此时,被苏敬贤当成贵人来看待的郑朋孝,正在码头清点货物,同时指挥着工人们将压缩装填的一袋袋籽棉原料装车,运往新租赁的仓库。

    举手投足之间,郑朋孝意气风发。

    所有的籽棉原料,全都已经通过美国海关的检查,这批原料一大早运到香港后,先上报香港海关,然后进行估值核算,直到现在才进入监管环节。

    香港每天进出口的货物数以万吨计,要监管的货物当然不可能全都存放在海关处细细审查,所以在监管期间,海关准许商人将货物先运送到自家货仓保管,但在监管期内却不能使用或出售这些货物,必须等监管环节过后,拿到放行证方可。

    进口——报关——估值——监管——放行,环环相扣,完全照搬英国的一整套海关体系。

    “长官,抽支烟。”将一整盒进口香烟,塞进身边的印度裔海关工作人员口袋,郑朋孝用英文询问道,“这批籽棉是美国的进口货,肯定没问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到放行证?”

    摸了摸口袋里的香烟,海关印度鬼佬脸上露出一口白牙:“郑老板,你放心。海关对欧洲进口的物资一向都放宽监管,最多三天时间,放行证一定会送到你的货仓。”

    一句郑老板,叫的郑朋孝心花怒放,连带着鬼佬那张黢黑的大脸,在他眼中都变得好看顺眼起来。

    码头上,卡车发动的隆隆声不绝于耳,五辆货运卡车穿梭在码头和租赁货仓之间,将一批批籽棉原料运走。

    郑家的货运卡车和香港大部分华商选用的品牌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