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失意无南北(三十二)

    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失意无南北(三十二) (第1/3页)

    就这样,双方各自都憋着一股子气,大有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所以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都损失惨重,人力财力双重损失,甚至连不少无辜的百姓也被战火所牵连,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一时之间,呈线一片疮痍之态。

    但是不管如何,苍国还是处于更劣势的,损失了更多的士兵和财物,被打得节节败退,可是姬景胜就是不肯投降,大有宁死不屈之势。

    只是这样的优势对杜维桢而言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士兵们的接连死去,百姓们的哀嚎,易子而食的悲惨,都像是几百根针一齐扎在杜维桢心口,他最不愿意的便是如此,他生性热爱和平,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在他看来,战争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邪恶的,因为受灾害最深的,恰恰是那群最无辜,最底层的百姓们。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宁愿放弃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苍国投降,他就立马愿意退兵,两国再不相反,可是他是这样的相反,而姬景胜却宁愿玉石俱焚,所以不论处于多么优势,对他而言,都称不上胜利。

    杜维桢是夙夜忧叹落在大臣们眼里也是颇为忧心,他们何尝不想国泰民安,再无战事,可是悲哀的是,只有他们是这般想的。

    就在这个时候,王素平提出了一个主意,“皇上,您看,姬景胜这样子是如何都不愿意投降的了,那我们大可放弃从他这边下手,而从其他方面转圜。譬如,苍国皇都,我们可以从其他方向进攻,只要攻破苍国国度,姬景胜失去了国内的支持,还能坚持的了多久呢?您若是不愿意武取,大可先礼后兵,探一探他们的态度,要是他们也是希冀和平的,岂不是更好?”

    杜维桢眼睛一亮,大感纠缠着他几个月的沉郁情绪一扫而空,对着王素平满是赞赏,“王爱卿真的是一位贤臣。”

    王素平不居功自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