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玉碎宫倾

    第十二章 玉碎宫倾 (第2/3页)

周旋,拖垮他们。

    如果蒙古军队不追击我们的军队转而围城,我们就分散兵力,派各支军队前去支援城内的守军,并且拦截蒙古军队的后勤保障队伍。通常蒙古军队的家属待在离战场不远的地方,劫持或者消灭他们的家属,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

    。

    然而,有两个战略层面的因素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花剌子模是一个内部结构松散、民族众多的新生帝国,人民的凝聚力不强,难以形成全民同仇敌忾、共同对外的局面。反观对手,尽管大蒙古国崛起的时间也很短暂,但是,基于自身的地缘属性和战前的思想引导,国家对游牧民的蒙古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民族团结十分牢固。

    其次,虽然我国的总兵力远远多于蒙古大军,但是,我国需要设防的据点十分繁多,兵力势必十分分散,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反观对手,蒙古军队以马代步,拥有迅速移动的优势,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像沙漠里的飓风一样迅速地横扫城池。

    我们的国王摩诃末听从伊斯玛仪大臣的建议,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将机动部队的主力派往了费尔干纳城。结果,撒马尔罕和乌尔根奇两地集结了一半的兵力,成为我们防御的重点,同时从卡拉套山脉到费尔干纳盆地的绿洲城堡中也都储备了足够多的物资,打算用持久战来消耗掉蒙古大军的耐心。

    蒙古大军到达讹答剌城附近以后并没有按照伊斯玛仪大臣想象的那样攻打费尔干纳、撒马尔罕和乌尔根齐这三座城市,而是兵分四路,齐头并进。

    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带领一路军队围攻讹答剌成,战斗持续了六个月,造成我国的守军死伤3万余人。

    长子术赤指挥的第二路军沿着锡尔河西北攻占了昔格那克(今哈萨克斯坦契伊利)、毡的(今哈萨克斯坦克齐尔·奥尔达)、养吉干(今哈萨克斯坦的卡札林斯克)。

    阿剌黑、速亦客秃、塔孩三员大将指挥的第三路军队向锡尔河东南进攻伯纳克特(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忽毡(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

    不久,大蒙古国的第一、第三路军队在撒马尔罕城外会师。

    成吉思汗与小儿子拖雷率领中路主力军,以速不台为先锋到达锡尔河畔,却找不到渡河的木船。蒙古军人便把树枝包裹在牛皮里当作皮囊,把刀械、衣服放在里面,再用绳子把皮囊系在身后,双手抓着在前面游泳的马的尾巴,跟随战马凫过了锡尔河。

    他们快速地通过了600公里宽的基吉尔库姆沙漠,迂回到阿姆河流域,占领了赛尔奴克(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部)与讷儿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努腊塔城),直逼我们国家的中心城市布哈拉。

    蒙古大军不断重创我国的军队。术赤等三路军马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扫清了包括费尔干纳在内的锡尔河中上游的绿洲,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全部城市。

    成吉思汗的中路军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疯狂地屠杀我国大批的士兵和平民,然后将城市的财物洗劫一空,再用一把大火彻底地摧毁了布哈拉。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珍贵的万卷图书,精美壮丽的建筑,全部毁于一旦!”

    阿里听到这里,愤怒地插话说道:“这些恶毒的蒙古人太坏了!让雄鹰啄瞎他们的眼睛!让饿狼撕咬他们的皮肉!”

    艾哈迈德叔叔昏暗的眼睛里掉下了几滴泪珠,继续讲述道:

    “我还听说,蒙古军队在屠杀布哈拉平民的时候,一位老妪跪在马前为自己求情。

    她声泪俱下地说道:‘你们不要杀我,我刚刚把一串珍珠吞进了肚子,很快就会死亡的。我的儿子们全是商人,有很多很多的钱财。你们给我留个全尸,我就把财产都给你们。’

    蒙古士兵让老妪带路找到了埋藏珍宝的地方。他们不但食言杀死了老妪,而且剖开她的肚子,取出了她吞下的那一串珍珠。

    丧失理智的蒙古统帅以为每一个花剌子模人的肚子里都藏有珍宝。于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