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四处逃亡

    第三十九章 四处逃亡 (第2/3页)

起了教经里的教导:“为了活命也可使用不洁的食物。主不会责怪你的。因为主是宽容的。”

    哈西姆只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老板,请来上21碗刀削面,不要放任何肉类,炝锅用菜籽油,可以多放一些蔬菜。”

    王吉山心知肚明,立即吩咐店小二准备饭菜。

    哈西姆一大家21口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刀削面,惨白疲惫的脸上渐渐地泛起了红润。这十来天的奔波劳累让一向养尊处优的这个贵族家庭倍感辛苦,生不如死。

    哈西姆一家人在太原城里歇息了两天,听说大明的军队向西开来,赶紧南下泽州(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在河南府的温县渡过黄河,达到诗圣杜甫的故乡巩县,再转向西方,经过洛阳、潼关,辗转来到了关中的长安城。

    就在哈西姆一家人紧急西撤的时候,大明的军队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了河南的汴梁、洛阳、嵩州(今天的嵩县)、陕州(今天的陕县)、陈州(今天的淮阳)、汝州(今天的临汝),不战而据有陕西的潼关,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

    大都的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屏蔽已经打开,外援又被隔绝,陷入到大明军队的弧形包围圈里。

    巩秉良跟随徐达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逼迫到大都的城墙下。

    9月14日,大明军队攻陷了齐化门,由此进入了大都城。

    巩秉良手持大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看到长相不似汉人的人挥刀就砍,杀人无数。

    他的眼睛里冒着复仇的火焰,手里拎着两把大刀,冲到了一户高墙上装饰着具有西域风格的葡萄蔓儿花纹的大户人家门口,看到一个高鼻子、深眼窝、留着络腮胡子的色目回回男人和一个头上戴着色目回回女人的粉红色纱巾的媳妇,大声地喊叫道:“站住,鞑子的走狗!”

    那个色目回回人就是哈西姆的大儿子马吉德。旁边是他的媳妇。

    马吉德的媳妇看到巩秉良要杀害自己和丈夫,急忙叫喊道:“我可是汉人。请你开开恩吧。”

    巩秉良瞪着血红的眼睛,愤怒地责骂道:“汉人女子嫁给色目回回人,侮辱我大汉的门风,一律格杀勿论!”

    巩秉良双手高举着大刀,向马吉德夫妇的脑袋砍了过去。

    马吉德急忙抽出挂在腰间做装饰用的胡刀匕首,要与巩秉良搏斗。

    巩秉良和其他的大明官兵蜂拥而上,一顿乱砍猛打,将马吉德夫妇砍倒在血泊中,很快就没有了气息。

    大明大将徐达亲自登上齐化门的城楼,杀死了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还俘虏来不及逃跑的6个蒙古王子。他命令封存所有府库的图籍、宝物和故宫的殿门,派遣官兵守卫。下令大明官兵不得侵暴抢掠,让大都的居民各安其业。

    哈西姆一家在长安城里的西大街落下了脚。

    西大街位于长安城墙内的中央位置。这里聚居着数10万色目回回人。他们主要是历代到长安和中原经商的中亚、西亚的色目回回人的后裔。

    哈西姆在长安城里待了几天,又觉得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这长安城自古以来都是汉人的国都。如今汉人再一次得势了,怎么会放着旧都不管呢?最好还是再往西边走,走到历史上不曾归属汉人的地方去。恐怕这样会更安全一些。

    于是,哈西姆又命下人雇了几辆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