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小桥大户

    第八十七章 小桥大户 (第2/3页)

衣襟,嗔怪道:“人家马县长是在说玩笑话呢。你还当真顺着杆子往上爬啊?”

    第二天上午,巩连朝带着巩腊梅一起到乐都县府报到,然后和几个同是乐都的丫头一起坐上了前往西宁的马车。

    腊梅认为哥哥和自己一起去西宁做工,身边有一个坚强的依靠,因此心中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对西宁城产生了一些向往。

    马车沿着湟水河边的沙土大道向西宁城快速地驶去。

    马车的后面扬起了一片烟雾般的尘土。透过弥漫的灰尘,家乡在巩连朝和巩腊梅的眼睛中越来越远了,也越来越朦胧了。

    在西宁城的西北角湟水河畔的小桥,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这个人家的院墙十分高大,要比平头来百姓家的院墙高了两倍,让路过这里的每一个人对大墙里边充满猜测和联想。巨大的院子大门漆成了朱红色,更显得这户人家气势不凡。五颜六色的门楣上面挂着一块刷成蓝色的长方形大木匾。木匾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黄色大字:韩府。

    韩府的主人名叫韩功,1901年5月1日出生在当时属于甘肃省的循化县,是大元时期来到那里的撒鲁尔人尕勒莽的后代。

    韩功没有念过一天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早年是马家手下的一名厨子,因为烧得一手人人夸奖的好饭菜,又有奉迎拍马的巧嘴皮,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马芳慧眼相中,放在自己的军队中当了一个小头目,参加了陆军骑5军和第82军军官训练团的第3期学习。

    韩功虽然没有一点文化,可是领兵打起仗来从来不怕死,而且对上司马芳更是忠心耿耿、说一不二,因此一步一步地提升上来,成为了马芳死心塌地地铁干将。

    1931年4月,马芳派遣自己的军队从扁都口穿过祁连山,出兵河西走廊,驱逐了盘据在甘州的尕司令马英。

    韩功因为在这场攻占河西走廊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再一次被马芳提升了官职。他奉马芳之命率领一支军队驻防在甘州,实际上成为了统治甘州地区的草头王。

    韩功在甘州一待就是10年时间。他坐地为王,大肆掠夺和搜刮民财,盗取当地丰富的文物珍宝,砍伐毁坏祁连山里的大片林木。

    祁连山中的林木资源十分丰富,这在干旱缺少绿色植被的大西北极为珍贵。官府从大清开始就严禁任何人进山砍伐山林。

    韩功既为甘州的土王,山里的一棵棵大树自然成了他的摇钱树。他一次又一次地派遣士兵进山,滥砍乱伐。1937年3月,韩功派出4个营的人马,从甘州的龙首堡黑河口和民乐的大都麻、酥油口、小都麻口进入祁连山,在冰沟台、大小鹞子沟滥砍乱伐,仅大都麻一处就砍伐了15万株松木,在黑河口砍伐了22万株,在其它各处砍伐的松木不下10万株。第二年夏天,黑河水势涨大的时候,他们把这些木料在从黑河河道顺水运出,强行在附近的各县销售,大发横财。

    1939年,韩功再一次派兵在大都麻实施了破坏性的大砍伐,致使昔日茂密的大都麻林区变成了光山秃岭,严重破坏了祁连山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下游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甘州是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也是联系中原与西域、中亚、西亚的重镇,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贪得无厌的韩功对文物珍宝当然不会放过。他不择手段地大肆盗取文物。例如,金塔的金顶、大佛寺的明代大钟都被盗运到了青海,后来下落不明。

    韩功派出工兵营,对甘州西城驿一带的汉墓群滥加挖掘,仅挖出来的汉砖在修路的时候就铺砌了7公里长的路面,使这一庞大的古墓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韩功作为甘州的统治者,对民间的横征暴敛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他屡屡借口军饷不足,强行向工商界摊派借饷,霸占了祁连山的金矿,强征骆驼贩运大烟土,借清乡之名敲诈搜刮民间的财物。

    后来,韩功撤离甘州的时候,征调了数千辆大车,并且从祁连山抢来成群的藏民牦牛,连续几个月为他运送财物和粮食,可见他在甘州聚敛的财物有多少。

    1937年初,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时候,韩功受马军前线总指挥马元海的节制。

    在倪家营地的血战中,韩功的军队骑兵、步兵作为马军的主力,再加上民团,对红军实行层层包围,轮番攻击。队伍的后边还以大刀队压阵,前面有后退的人立即砍头。

    7个昼夜的血战,韩功杀害了难以计数的红军战士

    西路军失利以后,甘州成为红军俘虏和伤病员的集中地。

    韩功对红军俘虏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进行伤害。残害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