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日薄西山

    第八十八章 日薄西山 (第1/3页)

    少时易变,青年易错。

    ——傈僳族谚语

    巩腊梅和乘坐同一辆马车的张清秀、杨翠莲一起分配到韩功的府上当使唤丫头,专门负责照顾给韩家老人的起居,给他们端茶做饭。

    巩连朝则被安排到西宁供电公司工作。

    巩腊梅等人都来自汉人的家庭。韩功却是信仰回教的撒拉人。因此,韩功命人从礼拜寺里请来一个阿洪,专门给她们念经取名,使她们皈依了韩家信仰的回教伊赫瓦尼派。

    从此以后,巩腊梅就叫做阿西娅。张清秀叫做阿依夏。杨翠莲叫做米娜尔。

    阿西娅以前在乐都听说过韩大人杀人如麻的故事,如今亲眼看到韩功本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心中还悄悄地在责怪外面的人胡说八道、胡编乱造。

    韩功看上去大约50来岁,高大的个头,头顶上戴着一顶黑边红丝绒的撒拉帽子,肤色白皙的脸庞上长着慈眉善目,耳朵下边和嘴巴四周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身上穿着白色的丝绸长袍、黑色的锦缎坎肩,平时话语不多。

    在阿西娅她们的眼里,韩大人除了身上穿着的衣服是丝绸缎锦之外,其他方面几乎和西宁大街上的回回阿爷一模一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杀了很多人的刽子手。

    韩功的正妻是一个撒拉族妇女。她为韩功生了两男两女,其中的一个儿子娶了马芳的女儿。因此,韩家和马家结成了儿女亲家,互相攀附成为了西宁乃至青海全省的两大家族。

    韩功还迎娶了汉人、回回人和藏人的姨太太。这几个姨太太带着自己生育的儿女,分别住在相对独立的小院子里。

    有的时候,韩功家的电灯不亮了,或者需要改造房屋里的电线,就会派家丁到供电公司请工人来修理。

    供电公司的经理知道巩连朝的妹妹在韩大人的家里做工,便会顺水做个人情,总是派遣他到韩大人的家里干活。

    阿西娅看到哥哥来了,心中欢喜得不得了,在给他倒茶的时候总是偷偷地多放上一块冰糖,让他好好地享受一下。

    巩连朝在干活的空隙悄悄地询问妹妹:“你这里干得怎么样?”

    阿西娅也悄悄地回答道:“好着哩。”

    一天,阿西娅和阿依夏在前院里洗衣服。她们一边洗着衣服,一边讲述昨天跟着韩大人到城里看过的外国电影。

    忽然,几个家丁把一个五花大绑的人拖进了院子,重重地摔在了石板铺砌的地面上。

    韩功迈着大步从屋里走了过去,满脸都是愤怒的表情,浓密的胡子颤抖着。他怒气冲冲地朝着那个躺在地上的人啐了一口唾沫,大声地骂道:“狗娘养的,欠了瑙两年的铺子租金不给,还想悄悄地逃跑!瑙看你往哪里跑?来人,把铁棍在炉子里烧红,好好地伺候他的脚底板。”

    看到这里,阿西娅和阿依夏都吓坏了,大气不敢喘一口。她们感到奇怪,平日里慈祥的韩大人今天怎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不一会儿,一个家丁拿着烧得通红的铁棍,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韩功的大手一挥,命令道:“就给瑙往脚心窝里打。”

    那个欠债的人惊恐不已,不停地向韩大人求饶。

    韩功坐在躺椅上,闭上眼睛养神,根本不予理睬。

    随着铁棍与欠债人的脚底接触,他的脚底板上发出了“咝咝:的响声,随即飘起了一缕缕的青烟。欠债人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号声。

    皮肉的焦糊味在韩府的大院里四处弥漫。

    阿西娅和阿依夏吓得浑身发抖,赶紧丢下手中的衣服,撒腿就往大院后面的花园里跑。她们躲在万紫千红的花园里,愣愣地看着米娜儿给花草浇水。

    米娜尔好奇地问道:“你们两个人阿(怎)么着了?”

    阿西娅和阿依夏的脸色苍白,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最后,惊魂未定的阿西娅把前院发生的一幕告诉了米娜尔。

    米娜尔听了以后也感到十分诧异,手中的洒水壶不觉地“哐啷”一声掉在了鹅卵石铺成的甬道上

    从此以后,她们3个人终于明白老百姓为什么叫韩大人是刽子手和杀人魔王了。

    南京的国民政权在国共内战中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临夏县尕阴屲的牛家也病入膏肓,陪伴着国民政权一道逐渐地败落下来。

    牛占祥当年跟着马麟回到了临夏的老家,买下了尕阴屲东方对面的山坡

    ,在那里盖起了几座院子,过着悠闲隐居的日子。他时常给仍然在马军中服役的弟弟牛占海写信,介绍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