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日薄西山

    第八十八章 日薄西山 (第3/3页)



    第一是裁员减薪,取消兼职。甘肃本来是一个穷省,经过变乱及荒年之后,民力枯竭。各地军阀割据,就地筹饷,财政不能统一。兰州附近的8个县维持不了省上所需的军政费用。一些公教人员薪金微薄,许多人靠兼职兼课维持生活。马宾因为财政困难,又不能开辟财源,就想裁员减薪,取消兼职,以资节流,引起公教人员的不满。

    第二是减少军饷。马宾到任以后,马麟的保安司令部尚未撤消。

    2000余人仍然在兰州驻扎。原来每个士兵每日的口粮按1斤12两发给。马宾减少为每个士兵每日1斤半,引起了马麟的不满。

    第三是面试县长。地方士绅头面人物保荐熟识的人作县长、局长和其他职位,马鸿宾对此没有应付得当,强调考试取才,表明自己用人无私。他亲自在民政厅后西花园内四照厅面试县长,中悬幕布,隔幕问答,以为互不见面,挑选自必公正。但是,事后首批公布的县长既有他的老师,也有他的同乡,引起了人们的耻笑,讽刺他是为垂帘听政。

    第四是不善于交际应付。马宾和上层人物没有建立很好的友谊,逐渐貌合神离,陷于孤立。他对当时窃据一方的各个军阀既无力驾驭,又不善接纳,打不开局面,无法建立有力的统一政权。政令不出省城,财政收入也难维持。

    雷田看到马宾在政治上无能,在兰州的兵力也十分有限,全省的回、汉军阀也没有向他表白中心,于是起觊觎之心,发动了雷马事变。

    马宾带极少数侍卫人员进城参加会议,经民政厅到后花园会议室的时候发觉气氛不对,随即离开会议室,越墙逃到城隍庙内躲藏。

    雷马双方的军队发生交火,枪声大作。

    马宾知道久藏也无法脱身,又怕交战伤及普通百姓,便前往公安局,提出双方停火,免致伤人,其它均可商谈。

    第二日,发动事变的人成立了甘肃临时省府,其中没有马宾的名字。

    1932年5月,老蒋正式任命邵力为甘肃省府首脑。从此,老蒋的势力逐渐控制了甘肃省。

    马宾从暂时软禁到后来释放,仍然返回宁夏。

    1932年冬,马逵就任宁夏省府首脑的职务。老蒋倾心于马逵,下令马宾驻在金积、中卫、中宁一带,受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良的指挥,由宁夏每月补助军饷2万元。

    马宾与马逵因为权力上发生矛盾,更加不和睦了。

    1933年,马宾、马逵与马芳合兵堵截孙殿进入西北。马宾亲自在银川指挥作战,战败孙殿。战斗结束之后,马逵、马宾弟兄之间又因为军队驻地及械弹补给问题发生龃龉。

    1934年秋,马宾的35师除少数部队留驻中宁等地外,主力向甘肃的庆阳、环县出发。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马宾的军队编为81军,他担任了军长

    1940年2月底,黄河封冻,侵占归绥的日本侵略军以6、70辆军用汽车载运军队及大炮,从托克托县附近过河,向西部进犯。

    马宾的部分战士坚持在前沿阵地,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马宾先后在抗日疆场重挫绥西日军,成为回民抗战的榜样。

    老蒋任命马宾为绥西防守司令,驻五原、临河一带,防止日军再向河套侵进。第二年改派马宾为副总司令,加强绥西防务。

    1947年,胡总的军队进犯延安的时候,老蒋命令马宾协同行动。马宾与解放军互相交换俘虏,为日后双方合作奠定了互信的基础。

    7、8月间,老蒋成立陕甘宁边区剿匪总司令部,任命马宾为总司令、马逵和马芳为副总司令,希望诸马合作,进攻陕北,腾出老蒋的嫡系部队加强其它战场。

    老白邀请马宾、马逵和马芳到南京,与相关人员沟通意见。

    诸马当面都表示同意,回去以后却各自为政。陕甘宁边区剿总流产了。

    1948年,老蒋任命马逵为宁夏兵团司令官,马宾为副司令官,

    7月,马宾出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他的儿子马靖接任了国民革命军第81军军长职务。

    1949年初,老蒋想以马靖的第81军和甘肃白海的骑兵师合编为固海兵团,以马靖为司令,希望马宾的军队配合马逵和马芳,抵抗解放军解放大西北。

    面对老蒋的命令,马宾的心中很不乐意,但是又不能不执行。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马宾愈来愈感到国民政权失去了民心,前途无望了。于是,他命令下属部队静观局势的发展,然后再做出最后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