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民族血脉

    第一二六章 民族血脉 (第2/3页)

帝汶的独立公投,78.5%的公民支持独立。最终,东帝汶获得了独立。

    在蒙古举行脱离中华民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黑山脱离南斯拉夫,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南苏丹脱离苏丹等的独立公投中,绝大多数民众支持独立,最后都是根据公投结果实现了独立。

    魁北克脱离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脱离法国、苏格兰脱离英国的独立公投因为反对的票数高于支持的而未能实现独立。

    但是,西澳大利亚州脱离澳大利亚,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脱离阿塞拜疆、德涅斯特河沿岸脱离摩尔多瓦、科索沃脱离南斯拉夫、南奥塞梯脱离格鲁吉亚、库尔德斯坦脱离伊拉克等独立公投,虽然得到了半数以上的支持,也得到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承认,但是,均未获得所在国的承认。

    因此,民族自决权的使用和结果要看具体情况。”

    牛木林又转向纳森问道:“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有什么特点?”

    纳森回答道:“有的人只注重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只重视本民族的权力和尊严,漠视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也不顾及其他民族的权利和尊严,鲁莽地追求大一统的思想,使其他民族产生抵制甚至排斥的心理,最终只能造成民族之间的间隙,不利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民族团结的大业。

    一个国家的大民族强制被压迫民族同化并使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的,否认民族自决直至分离的权利就是大民族主义的体现。

    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大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沙文主义。苏联产生过大俄罗斯主义,南斯拉夫产生过大塞尔维亚主义,一些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民族也会产生大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在国内压迫其他民族,谋求并维护本民族的特权,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国外则谋求民族扩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镇压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比如说,大塞尔维亚主义就是大塞尔维亚民族的民族主义。克罗地亚族和斯洛文尼亚族被说成是塞族的分支,其它民族则不予承认。20世纪末,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推翻塞尔维亚共和国,挑起人民对大塞尔维亚的期望,修改宪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取消阿尔巴尼亚人的母语学校和新闻机构等,最终引发了南斯拉夫内战。

    地方民族主义也叫做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它往往表现为忽视民族团结在国家统一大家庭中的地位,只看到本民族暂时的和局部的利益,惧怕先进事物,维护本民族中某些落后消极的东西,阻碍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对有利于各民族互相亲近的东西不是采取欢迎的态度,而是强调人们的民族划分,力图使民族差别巩固下来。”

    牛木林转向马安娜问道:“小姑娘,民族主义是不是民族分裂主义?”

    马安娜回答道:“分裂主义是指使用包括暴力等活动破坏国家领土完整、分裂国家的言论和行为。

    民族主义不能等同于民族分裂主义。它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制止民族主义,就会滑向它的极端性产物——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具有天然的联系。

    当代民族分裂主义是对民族国家的误读和民族自决权滥用的结果。恐怖组织利用某些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民众情绪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他们用极端性和残暴性建立的‘权威地位’和左右民众的能力。所以,不能将具有种族、民族和宗教背景的恐怖主义组织视为相关群体的代表。否则,只能扩大恐怖主义势力的群众基础,助长恐怖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从而掩盖恐怖主义势力反人类的极端性本质。”

    巩晓丽说道:“牛木林,最后一个问题留给你吧。”

    纳森附和道:“对。你喜欢研究民族宗教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留给你。”

    牛木林得意地说道:“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巩晓丽想了一下问道:“民族差别和民族矛盾什么时候可以消失?”

    牛木林回答道:“等到民族消失以后,民族差别和民族矛盾自然就消失了。”

    纳森接着问道:“那么,民族什么时候消失?”

    牛木林瞪了纳森一眼,反问道:“你问我,我问谁?”

    马小平接上话说道:“问我啊。”

    巩晓丽、纳森和牛木林的枪口一致对向马小平:“你说吧。”

    马小平狡黠地笑道:“地球消失的时候。”

    一车人大笑起来,震得汽车都颠簸起来。

    随着一阵汽车喇叭的鸣响,马小平提醒大家道:“东乡县城到了。”

    他们参观了遭受山地滑坡灾害以后重建的新县城,观看了现代的撒尔塔文化广场,走访了马小平的祖籍达坂村,还跑到哈木则岭参观了古老的手抄本《古兰经》。

    第二天,他们驱车驶下东乡高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