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仁恕之道

    第三十一章:仁恕之道 (第1/3页)

    西乡,西山守卫外,竹里。

    在南山的北方不远处,有一座小村寨名为竹里,虽然是小村寨。但竹里却是整个西乡以西最大的村落。里面常驻人口有数十户。

    竹里历史悠久,它是西乡西边山间里的一座小村寨。因附近有大量的竹林,所以被命名为竹里。竹里以前隶属西乡。但随着胡人攻破颛臾,诸盗肆掠西乡,竹里也跟外面失去了联系。

    竹里位靠南山盗,这是它的幸运也是它的不幸。南山寨初立时,实力弱小,和邻居竹里还能和睦相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山寨的实力逐渐变强,成为南山盗后,便露出了獠牙。

    不过南山盗的匪首颇有头脑,并没有毁灭竹里,取而代之的是每年向竹里收取大量的粮食以换取竹里的存在。可以说竹里的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俩晋人的血气依旧方刚,这也是为什么俩晋农民起义次数这么频繁的原因。可惜的是,面对悍匪南山盗。经常拿锄头的竹里人显然不是对手。他们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反抗的人全被血腥地杀死。竹里人也因此老实了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八个月前,刘夜派人前来招抚,竹里没有答应的原因。实在是被南山盗给杀怕了。

    几天前,南山盗派人过来宣布:要么交出五十斛粮草,要么死。

    这等于是把竹里往绝路上逼。五十斛对于竹里这个穷村子简直就是天量。就算把竹里来年的种粮都算上,也凑不出五十斛。竹里的长老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派人去向西乡求救。

    此时的竹里早就已经全副武装起来了。几乎每个人都拿起了顺手的“武器”,伐木刀,粪叉,削尖的木棒,毛竹等等,应有尽有。看起来竹里已经准备好了必要时殊死一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恐与不安。显然这帮人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不咋的。

    在竹里的中心,有一座明显有别于其他房子的大屋。此时屋内有四五个老者,他们是整个竹里的高层核心。每个人在竹里都有很高的威望。

    “黄公,不要再转了,你转得老夫眼睛都花了。”看着眼前转来转去的人,一位有些心烦意乱的老者道。

    “老夫这不是着急吗?”黄公道。

    “三儿出去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回来。会不会有危险啊!”黄公有些焦虑道。三儿是他最喜欢的乖孙。说实话他真不想派他出去。

    “放心,三儿那么激灵。肯定会没事的”刚才那位老者安慰道。

    “希望如此”。

    “算算时间,刘使君的西乡大军也应该到了。怎么还不见人影”。一位老者道。

    “是啊!前天约定好了是今天没错啊!”另一位老者道

    “你们说西乡军会不会遇到南山盗了。”黄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