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我见犹怜

    第七十六章:我见犹怜 (第1/3页)

    荆州,江陵,征西大将军府。

    作为整个荆襄实际上的主人。恒温不仅文武双全,而且非常勤奋。恒温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几乎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在江左四大家族中,恒家的起点是最低的。永嘉之乱后,恒温的老爹恒彝刚刚来到江左时,并不被当时的江左世族接受。甚至恒家差点儿被踢出了世家的行列。但恒彝很会做人,立即换了个马甲。曾经严谨的儒家士子变成了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玄学家。在江左刷了十几年的名声后,最终成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大名士。这才保住了恒家的地位,没有沦为寒门。不然以后估计都没有恒温什么事了。还是那句话,在江左如果你是寒门。哪怕你再有能力,你也当不了高官。这可是真正的潜规则。

    “咳咳咳!”一阵咳嗽声惊醒了正在埋头处理案文的恒温。

    恒温抬头一看,只见一位枯瘦的老者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恒温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快速起身去搀扶将要行礼的老者。

    “彦叔,身体不好就不要行礼了。”恒温一脸责怪道。

    老者就是袁乔,不过比起几个月前,袁乔更加枯瘦了。

    “明公,礼不可废!”袁乔倔强道。

    “算了,真是服了你!身体都这样了,还坚持着这些虚礼。”恒温开玩笑道,不过语气却带着浓浓的关切。

    恒温扶着袁乔坐下来后严肃道:“江左那边传来消息了。朝廷已经升殷渊源(名浩,字渊源)为扬州刺史了。作为答谢王,谢两家的支持。殷渊源征召了谢仁祖(名尚),王逸少(名曦之,也就是书圣)等人到其麾下统兵。”

    “臣没听错吧!谢仁祖也就算了,虽然他打仗不行。但到底还是领过兵的。但自从‘王敦之乱’后,琅琊王氏出过领兵的人才吗?要论清谈,写书王逸少独步江左。但他去过军营吗?这不胡闹吗?殷浩简直是把军国大事当做儿戏!”袁乔愤怒道。

    恒温一脸微笑着,他似乎早就已经料道袁乔会如此,在挥手示意袁乔安静后。继续道:“不过殷渊源也征召了荀令则(名羡)为将。”

    “颍川荀氏?看来殷渊源不甘心被王谢两家架空。颍川荀氏虽然已经没落了,实力上也比不过王谢两家。但作为千年的世族。颍川荀氏在豫州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有颍川荀氏相助,再加上会稽王的支持,王谢两家还真不好架空殷渊源。”袁乔思考了片刻后答道。

    “就算殷渊源能保证他自己不会被王谢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