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风雪投西乡(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风雪投西乡(上) (第1/3页)

    永和四年,十二月初。琅琊郡迎来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雪。雪势很很大,几乎都快要过膝了。气温也随之降得非常快。作为颛臾一县统治者的刘夜为此操碎了心。

    在古代,尤其是宋末元初之前,在那个时候,棉花虽有已经传入神州,但只是作为观赏性植物以及作为药材。棉衣什么的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穷苦的庶民们普遍缺乏御寒的衣物。一旦到了冬天,尤其是现在这种天气异常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冻死人的。

    虽然刘夜早就已经下令让其治下的各级官员做好抗寒的准备,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倒不是刘夜手下的官吏不够卖力,为了督促官吏,刘夜甚至派出了仲裁者。在仲裁者的督促下,官吏已经很尽力了,但依然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其实最根本原因还是西乡太穷了。

    虽然刘夜的到来为西乡带来许多的改进。但仍然改变不了西乡土地贫瘠的事实。土地贫瘠,哪怕再怎么精心耕种,收成也高不到哪里去。靠土地维持生计的大部分西乡庶民自然也不会富裕。这些贫穷的庶民严重缺乏御寒的工具与衣物。在他们当中的,老弱是很难熬过这个严酷的冬天的。当然啦!如果他们能熬过来,明年的日子将会好上不少。毕竟刘夜已经夺取了颛臾最富饶的地段。到时候肯定会迁民过去的。不过他们首先要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存活下来。

    治下的人口是决定一个势力强弱的最根本要素。冬季是四个季度中人口减少最快的一个季节。尤其是现在这种天气异常严寒的冬季,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人口绝对会蹭蹭地往下降。为了减少治下人口的损失,刘夜忙得焦头烂额。就连自己的两个小娇妻都被丢到了一边。可刘夜不知道的是再过一段时间,他将会更加的忙碌。

    在离东营二十里左右的某地,一支约百余人的赵人(即汉人)小队伍驻扎在这里。当然啦!这支赵人不是军队,而是普通的庶民。准确的来说是准备投奔刘夜的赵人庶民。

    在刘夜击败诸部联军后,其名望在琅琊郡中疯狂地大涨。尤其是在赵人的心中,此时的刘夜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大英雄,大豪杰。是赵人们崇拜的对象。而颛臾也成了赵人们心中最理想的居住地。在颛臾附近数县的赵人也纷纷开始行动,准备前来投奔刘夜。

    刘夜虽然也预估到会有不少赵人前来投奔。但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这些同胞。准确的来说是低估了这些同胞内心疯狂的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