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环首刀

    第九十八章 环首刀 (第1/3页)

    汉代的工匠精神,绝对比后世粉吹的什么外国匠人精神强多了!即使汉代的匠人地位很低,可是他们却是极其的尽职尽责!他们大多都是世代相传的工匠!父传子,子传孙。在他们的眼中,那打造的一件件兵甲,每一件,都是犹如自己的儿子一样!他们会因为炼制一件好的作品,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炼制失败,长吁短叹。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让整个华夏民族,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里,却是制造了许许多多令后世还目瞪口呆的作品!甚至于有些东西,连现代的科技都无法仿制!人们感叹于他们的鬼斧神工,感叹于他们的奇思妙想!感叹于他们的顽强毅力!

    可又有谁明白,他们在这些过程中,付出了多少的血汗!又付出了多少代的努力?

    当然,除了他们所拥有的工匠精神外。汉代对于工业的管理也是极为严格的!若是有什么兵甲制造不合格的话,所有的匠人可能都受到惩罚。在这种高压下,也不敢有多少人以次充好,如同后世那般,从中捞多少“油水。”

    “这匠作坊现有匠人百余人,其中大多都是学徒,真正的匠师极少。还记得灵帝时期,匠作坊内匠师都有数十余人,当时这匠作坊内,可谓是极其繁荣……”

    “……那时,整个并州三分之一的兵甲,皆从此出……匠作坊内所制成的刀剑,甲胄,弓弩……分送于边郡五原,云朔,雁门等地……”

    “黄巾之乱后,好多人跑了……也有好多人死了……”

    刑夯一边给吕布介绍着关于匠作坊的历史,另一边又是跟随着吕布监察着工匠们的工作。

    汉代对于手工业的分工极于细化以及专业化。大多铜器漆器,还有兵器武备等的生产与供给,以及盐铁等日用品,都是由官府一手操办。在诸多郡县都是有各自的工官,负责这些东西的操办。刑夯的匠作坊,也是属于工官中的一员,主要是负责兵甲的打造,也会制作一些铜器。汉末以来,黄巾之乱,对于官府的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