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封常清(中)

    第8章 封常清(中) (第2/3页)

递给李泌叫过来的那个年轻军士。李泌有些诧异,刚要说话时,那军士开口了“这釜中之粮是有数,。小人那份在刚那边。小人回去再吃不迟,他们肯定会给小人留着的。”

    听到这话,李泌把手里的大碗递给了他“你我都是读书人,在这军中有幸相见着实不易。我不用上战场,我这一份给了你罢。”

    那军士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睛里满是渴望,却坚定的摇了摇头。李泌见他不接,便朝高仙芝看了一眼。“你们读书人,身子骨弱。先生给你的你便接着。”高仙芝见李泌给自己使眼色,朝那军士说道。见将军发话,那军士接过李泌手里的碗。兴许是饿极了,也顾不得粥汤烫嘴,呼呼噜噜的吃了起来。

    饭毕之后,高仙芝跟李泌打了一个招呼,便带着卫士巡防去了。李泌找了一个还算干净的台阶坐下,跟那军士攀谈了起来。

    那人名叫苏农伊尔克,意为敏捷之人。祖上是蓝突厥部族将领,唐初随突厥大部迁至中原居住。其后,家族不断没落,到他爷爷那一代只能于山中打猎为生。其父从军,曾任兵士长,前些日子后死于洛阳。父亲身死之后,便投笔从戎,入了这潼关军中。

    “你家中代代在军中效力,为何单你读起了经书?”李泌对他很感兴趣,继续问道。

    “正因为小人家中代代为军,这才知道军旅之难。先生请看这军中,哪个不是家族几代参军的。在这刀头舔血度日的军中,若是没有一技之长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家父在世时,对小人给予厚望。可惜这考场之难比这军中丝毫不差。小人两次参试,两次皆以微末只差落榜。家父去后,小人便来这军中效力了。”苏农伊尔克对李泌甚有好感,对李泌也是毫无保留。

    “你在这军中效力。对军中之事是有了解的。军中之事,你有何看法?”李泌同样对眼前的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年轻人颇有好感,有心考校于他。

    “先生其实明白的。既然先生考校小人,小人便说说。”苏农知道李泌是在考校他的才学,更知道自己翻身的机会就在眼前“我唐军历来施行的便是府兵制,平时为农,农隙训练,战时从军。这府兵制的长处大概就是兵员广泛。可这短处也是有的,比如兵士操练不足,军力不强。府兵制下的军队比较松散,纪律性不强,若是战时恰逢农忙,兵士皆担心自家田粮,军心就更加不稳了。”苏农侃侃而谈,完全忘记了眼前的李泌与自己的身份之差,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若是有一支军队,专司军事,勤加操练,不做农事。你以为如何。”李泌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见识很是赞赏,忍不住出言,与他探讨了起来。

    “此军军力必定大涨。此军若出,必如出鞘之剑。”虽然苏农知道府兵制的优劣之处,但他从来没想过会有李泌说的这种军队。他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军队出现。他虽然知道李泌是高将军的义弟,但以他的身份也肯定也造不出这样的一支劲旅来。

    “若是有一支军队,弓马武艺,兵法谋略样样皆精,又专司军事。你又以为如何。”李泌毫不关心苏农的想法,继续自顾自的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