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告别

    第十六章 告别 (第3/3页)

哪儿,离京城还有多远,袁十三找到那些搬出去的兄弟姐妹了没有。

    破旧的牛车晃晃荡荡,载着不知忧愁的人。

    闲着看风景的日子过得很快,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些日子本来也没多久。

    脚底下的路终于迎来的自己的尽头,再往前,就是一座被大雪覆盖的山峰。

    师父看到这座平底而起的雪山的时候并不像我一样咋咋呼呼惊讶万分,反而一直紧皱着眉头。我猜他大概是在发愁是翻山越岭划算还是绕路再走比较划算。

    我对此倒是无所谓,反正天塌了有师父操心,除了铺子之后我的能耐就很有限,得指望师父多多照顾。

    这也算是一种老江湖对小江湖的提携吧。我自我安慰道。

    实际上,在隐隐约约看到山峰模糊的影子的时候,师父就已经开始眉头紧锁了,因此一路上遇见村子的时候,都会多打听几句关于这座山峰的消息,一路行走至今,我们对这座山峰也算是有了个大概的理解。

    听山脚村子里的村民们说这座山峰原本是没有这么大的积雪的,每一年初夏,山下桃花落尽的时候,山上的桃花儿才刚刚盛开,即使山上寒冷,也总有一个积雪消融万物逢春的时候。

    村民还说山地下每年能种两三茬庄稼,到了山上寒冷,每年就只能种一茬了,因此住在山上的山民往往在耕作至于,还会打猎伐木补贴家用,冬天大雪封山进出不便,但每到积雪消融之后,山民就会下来和其他村子互通有无,山中特有的榉木也是在这个时候,让伐好的木材随着雪水流淌到山下木材商的手里去的。

    我在市井街坊间的小生意门户长大,虽然也同属穷苦人家,但力气总归没有卖到田地里去,因此山上山下的农事差别,还是头一次听说,对此啧啧称奇。

    师父跟我的关注点不同,没怎么被种庄稼之类的事吸引,提出了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山上的积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化的?”

    那个村民则叹了一口气,回答:“十多年前,那一年木材商人见当年的木材试试没有下来,着了急,上报给县官老爷听,刚开始的时候官府还说这一年春迟,结果到了立夏,积雪也没见少。”

    我有点好奇,追问:“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官府也觉得事情不对劲,派了一队衙役去山上探路,结果你猜怎么着?”村民故意顿了一顿,也不等我们回答,就继续说道:“一个都没回来!”

    一惊一乍,仿佛山上住着什么吃人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