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帝师

    第七十三章 帝师 (第2/3页)

明心中暗暗的愧疚,同时也感到非常的奇怪,这些究竟是一些什么人呢?自己好像和他们并不相识,他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救自己呢?

    正胡思乱想间,康王披着衣服气喘吁吁的跑了出来,后面的侍卫急忙拿起灯笼给他照着路,一路踉踉跄跄的跑到了李明面前,急忙问道:“怎么样?李明,你没有事吧?你的叫声可真够大的,把我惊得现在心还在扑通扑通的乱跳。那些是什么人?看清楚了没有?”

    李明站起身说道:“李明该死,惊扰了王爷。由于天太黑,所以那几个人没有看清楚。不过刚才太危险了,那几个人拿着到就向我冲了过来,要不是我反应快,现在可能就看不到王爷了。”

    康王长出了一口气,回头怒斥道:“你们怎么搞的!这么一个重地居然会让刺客偷偷的摸了进来,你们这个岛上是怎么防卫的!”

    分水岛驻军统领赵逊吓得面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康王面前,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末将该死,惊扰了王爷,末将一定好好查询此事,一定将玩忽职守的卫兵查处。请王爷恕罪。”

    康王怒哼了一声,斥道:“亏你还说的出口!限你明天之前将刺客捉拿归案,否则,你这统领也就不要再当了。多派几个人手守护着李明,他要是有半点损伤,我拿你的脑袋!”

    这时,追赶那几个黑衣人的王府高手都陆续的回到了院子中,看到康王在这里,急忙上前汇报。

    听完这些人的汇报,康王的脸色更加难看,堂堂的一个水军基地居然被几个刺客神不知鬼不觉的摸了进来,而且还在重兵围堵之下让他们安然逃走了,这简直是对他莫大的讽刺嘛!难道自己手下的官兵都这么无能吗?就连自己信赖的几个侍卫高手也都无功而返,这些人要是来刺杀自己的话,恐怕自己就要凶多吉少了。

    看着康王那阴沉的脸色,院中的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一声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康王将怒火发到自己的头上,那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康王在院子中生了一会儿闷气,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这一下闹得大家谁也不敢睡觉了,整个一晚上,分水岛上戒备森严,守岛的士兵全被叫了起来,在漆黑的夜色之中搜查刺客。但直到天亮也没有一个结果。一大早,水军统领赵逊就跪在康王的房门前等候康王的发落。

    不知道是康王大发了慈悲,还是忘记了昨晚上的话,总之康王对赵逊并没有任何惩罚,只是吃过早餐便下令立即出发。望着渐渐远去的船队,站在岛上目送的赵逊心中不知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大哭一场。

    被晚上这件事情一闹腾,众人都变得加倍小心了。一路上扬帆行船,很快的便驶出了半山湖,进入了松江流域。

    松江是通往南郭城的重要水道,每天从临滨城出发到南郭城的各种船只络绎不绝,整个江面上都是片片的白帆。

    康王这支船队大约有十多只船组成,在宽阔的江面上一字排开,显得颇为壮观,沿途的船只看到这个气派都主动地靠到一边为船队让路,所以船队一路顺风,天黑之前赶到了湖州的顺城码头。

    顺城的大小官员早就得到通报,全都在码头上恭迎康王的到来。晚上,就在康王的大船上,顺城的众官员一起在为康王接风洗尘。

    由于众官员已经知道了昨天晚上在分水岛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非常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让康王不高兴,所以酒席上气氛异常沉闷。

    此时,船外码头上突然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和震耳的鞭炮声,这让在座的众官员都大惊失色。码头上本来就戒备森严,顺城的所有捕快和驻军都被调到码头上戒严来了,在码头上任何闲杂人等都不许出入,哪里能来得这么多的鞭炮锣鼓声呢?又有什么人能够突破重重的关卡来到码头上放炮敲鼓呢?

    看到康王眼中流露出疑问的神色,顺城太守张弼急忙起身掩饰道:“王爷请勿惊,这是本城的百姓在外面欢迎王爷的到来,如果王爷不喜欢这种喧闹,下官马上就让他们回去。”说完,急忙离座向船舱外面走去。

    康王无语的看了急匆匆跑出去的张弼一眼,继续在席上喝着自己的闷酒。然而半天的时间也没见张弼回来,反倒是外面的锣鼓声越来越近,竟好像已经到了船上一般。

    在座的众人仿佛都意识到情况,齐齐的抬头向着门口望去,康王身后的几个高手不禁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神经紧张的围护在康王的身边。

    张弼此时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在康王面前跪下禀报道:“禀王爷,帝......帝师周大人......来了。”

    众人急忙起身,康王走下座席,亲自迎到门口,微弱的灯光下,只见一个须发尽白、手持金头拐杖的老人在家丁的搀扶下向康王走了过来。

    康王急忙上前扶住他说道:“周大人,李嵩本来应该去拜望您的,怎么敢让您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