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锋 (第1/3页)

    任勇上尉,原分水岛驻军的一名小队长,现在的碧泉岛陆军第一大队先锋队统领,此时带着他手下五千名游骑兵在一片荒芜的平坦的田地里同分水岛的两万大军相遇了。

    两万大军,一字排开的话足能有十公里长!此刻正黑压压的阻挡在任勇先锋军的面前,放眼望去,对方大队的两边根本看不到尽头。

    分水岛的士兵果然名不虚传,一个个兵强马壮、气势凛然,方圆大阵中旌旗飘扬,排列得井然有序。中路大军前面,直立一名黑袍大将胯下一匹乌黑的骏马,左右两名副将紧紧相随,背后,是刀枪如林的中军大阵,位于大阵前列的,是手持盾牌和砍刀的砍刀手,随后是手握长枪的长枪兵,最后,是手持弓箭的弓箭手。左右两翼,是各有大约三千人的轻骑兵,整齐的列队而立,随时准备包抄出击,两万人的大阵中,除了偶尔传来马嘶之外,就只有传令兵的呼喝声和隆隆的擂鼓声了。

    作为原分水岛大军中的一员,任勇早已经对眼前的一切司空见惯了,对于这种标准的防守阵型,也早已经从张猛和尉迟雄那里学到了十多种应付的方法,虽然他是第一次独立带队,但大都督的信任和先锋的重任都让他信心百倍,所以,在他的先锋部队距离对方有五百多米远的时候,他便立即挥手停止了大军的前进,然后紧张的望着前面的大军紧张的命令道:“传令兵传令,准备布鹤翼阵,左军由我亲自统领,右军交由冷痕监察长指挥,按照标准的鹤翼作战准则,全体准备作战!擂鼓手,给我把战鼓狠狠地敲起来,给我们的小伙子们鼓一把劲!”

    随着此起彼伏的的口号和呼叫声,五千名游骑兵迅速的分散排开,形成一个v字形的战阵,任勇和冷痕居中,率领布好阵势的前锋部队缓缓的向敌军逼近,在他们身后,架在两匹战马中间的那一面巨大的牛皮大鼓在擂鼓手用尽全身力量的镭敲下发出低沉而又摄人心魄的声音,让没有个进攻的士兵心中都充满了无边的斗志。

    在距离敌军战阵一百米左右时,任勇举手一挥,这五千骑兵便面对面地同两万多敌军对持上了。虽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是碧泉岛前锋部队的这些官兵们没有丝毫的恐惧,因为他们心中除了有对李明誓死报效的决心之外,还有对他们手中装备的信心。

    在当初组建军队的时候,李明就同张猛、尉迟雄、曹豹、王文等高级军事将领仔细的探讨过他们今后的军事发展方向,虽然李明参加过任何战争,也没有率领过任何的军队,但是他却熟知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军事装备和所有的著名战役,所以,对于自己军队未来的走向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在组建军队的工作中,除了引入现代军队的各种制度之外,还引入了不少先进的战术思想,逐步的以远程打击取代近身肉搏正是李明提出的主要观点。为了实现他这个观点,李明在借鉴了古代连弩的同时引入了现代的助力技术,使得连弩成为了碧泉岛骑兵的主要制式装备。

    这种连弩是李明亲自设计的,不仅可以套在手臂上固定,而且还设计了箭夹,每只箭夹可以装十五只改进的弩箭,这种弩箭特意缩短了长度,减小了箭头,使得一只弩箭大约只有一根筷子那样大小,但箭头却采用的是模锻方式制造,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经过工匠后期开锋处理后,配合李明设计的连弩,足以在十米*穿任何现有的官兵制式盔甲。连弩的弩弓则一改传统的骨、木复合的制造工艺,转而采用高弹性的弹簧钢板制造,使得连弩的射程和威力都远远的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远程武器。而上箭历来都是使用强弩的难点,所以李明在这一方面做了大的改进,使用手摇的方式,经过简单的齿轮变速和齿条传动,使得这种连弩上弦变得异常简单,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完成大约一分钟十五只弩箭的设计速度,再配合弩身上的标尺和瞄准具,使得这种连弩变成了第一种能够真正给敌人造成毁灭打击的远程攻击武器。

    所以,任勇所带的前锋部队虽然只有区区的五千人,但他们却一点都不惧怕,在岛上的训练中,他们的这种新战法早已经演练了很多遍,当初传授给他们这种作战方法的时候,他们的主公李明大人就一再保证过,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轻松的消灭五倍于自己的敌人,如果训练和战术得当,甚至能消灭得更多。主公在他们的心中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既然他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是对的,这个观念是深深铭刻在每个士兵的脑海中的,尤其是那些从岛上那些难民中参加军队的人,更是对李明深信不疑。

    看到任勇的这支部队在他们前面站定,昂立在中军前面的那个黑袍将军不由得冷笑了起来,这个人任勇当然认识,作为除了赵逊之外的原分水岛的二号人物,洪云一直是李皎拉拢的对象,毕竟李皎要想彻底的控制分水岛的军队,单靠自己安插亲信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支持自己,因此,在杀了赵逊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