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一) (第1/3页)

    “给马林发报,让他的人务必盯住燕子,不许让她逃脱了,通知杨平他们同马林的监视人员汇合,将监视燕子和搜索长乐公主的任务合并在一起。”这件事情越想越蹊跷,不由得让李明格外重视了起来。

    将事情基本安置妥当之后,李明和老厨子一起开始正式的闭关。

    说是闭关,其实也就是在李明的寝宫中抓紧时间修练武功而已,眼下大局已定,各地已经没有大的战争,单凭他手下的那些人足以能够应付,没有必要让他事必躬亲了,只有等大唐全部统一之后,李明才能在整个社会的改革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他选择这个时候开始恢复武功也是有道理的。

    太清功第十重心法修练的基本思路是破而后立,这对李明来说正好合适,似乎这套心法是专门为他定身制作的一样。

    在老厨子的保护和指引下李明在寝宫中专心地修练了起来。

    有了以前修练内功的经验和根基,再加上李明自己对于内功修练的一些独特认识,使得他的修练进度非常顺利,短短半个月时间,就独自通过了初步的经络重整阶段,以往被打得乱七八糟的经络被重新疏通,基本恢复了正常人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巩固和拓展经络的修练。

    此时,在南州前线,一场惨烈的决战即将展开。

    尉迟雄大半辈子都在同苏国的部队作战,对于他们的战斗方式非常了解。苏国多密林峻岭、少平原,部队都以丛林步兵为主,士兵身材矮小,但却异常灵活,身上所穿的藤甲采用原始密林中的百年老藤反复浸泡油脂制作而成,轻便而又坚固,非常适合在密林中的行动。南州虽然不像苏国境内那样多密林,但也是处处灌木丛生,使得苏国军队的优势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反观李明的部队,主要以平原作战为主,讲究的是大规模兵团的冲击战术,在南州这个地方根本就施展不开。在初战之后,经验丰富的王文就立即在原地扎营结寨、坚守不出,使用强弓硬弩阻挡对方的进攻,硬是将苏国的四十万大军拖在了那里,使他们一步也前进不得。面对王文,苏国部队一筹莫展。强攻多次都是大败而归,他们又不敢放弃眼前的部队绕道而行,一旦被王文的部队从背后追击的话,很快就会造成全军的溃败,这是作战中最忌讳的事情,而且王文部队中的游骑兵能够很快的绕过大片的灌木丛林,从侧面对他们远程打击。因此,双方部队就在南州僵持了下来。

    尉迟雄到达之后,对王文前一阶段的战术大为赞赏,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王文的选择也许是最正确的,最起码,他为尉迟雄的到来赢得了时间。

    尉迟雄原来在南滇府的那些士兵都是非常熟悉林中作战的,但是在南滇府一役中却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如今李明的部队中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士兵,虽说尉迟雄熟悉对方的作战方式,却也无可奈何,没有合适的部队,任何人在这个地方也无法战胜多达四十万的苏国部队。自到达那天起,张猛、尉迟雄和王文就凑到一块,不停地研究作战方案,但不管什么方法,没有合适的兵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发挥自己部队的特长,将敌军吸引到平原地带去作战。

    这种以退为进的作战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统领全军的王文,心中也是有诸多顾虑的,李明的所有部队出征以来,从来没有过败绩,一直是他的部队赶着敌人前进,现在要他主动撤军,将南州大片的土地放弃到敌人手中,恐怕不是李明能答应的,纵然只是一种战术,但敌军过处,南州各地的百姓肯定要大受茶毒,这种结果恐怕也不是李明愿意看到的。

    作为军团总指挥的王文一直都为这个计划犹豫着,他比张猛和尉迟雄更了解李明,牺牲平民的生命来换取作战的胜利,这是李明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纵然能全部消灭入侵的敌军,李明也会追究他的责任的,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王文绝对不会这么做。

    虽然暂时王文还不愿意采取撤退的策略,但先手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万一到最后迫不得已采取这个策略的时候,可以让南州百姓少受一点损失。

    在犹豫了数天之后,王文给统帅部和总理署分别发了一封电报,申请可以将南州境内的百姓迁移出去。

    迁移百姓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作,要让土生土长的百姓离开他们的家园到其他的地方去,阻力肯定很大,而且安置、迁移百姓所耗费的费用是巨大的,所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非常大。目前李明手下的官员非常吃紧安排不出多余的人手来处理这件事情,王文这个电报在圣手王和高韦的手中搁置了好几天,两人也通过电报相互沟通了多次意见,却不能做最终的决定。

    李明目前正在闭关修练,曾经交待过高韦,没有天大的事情不要打搅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让高韦做主,话虽这么说,但这件事情实在是过于重大,让高韦如何敢做主,在李明寝宫外面,高韦数次都要下决心闯进去,但最终都将脚步收了回来。高韦也明白,李明现在应该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否则他也不会将国事都交给自己,如果贸然进去打搅的话,恐怕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但是前线的情况瞬间百变,稍微耽搁就会失去战机,眼看寒冬就要来临如果再拖下去,只能更加麻烦。在圣手王和高韦等人的反复磋商后,他们终于咬牙下了决心,从湖州的驻军中抽调出三万人专门用于南州百姓的搬迁工作。

    南州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处处都是大片的灌木丛。相对的也比较闭塞,医神教在这里的势力并不强大,在动员工作上肯定不太顺利,越是愚昧贫穷的地区,对故土的依恋就越重,高韦在隐居前曾经游历天下,对这一点了解最深。眼下,也只有将尽量多的百姓迁移进湖州了。好在现在湖州铁路正在修筑中,民工多少都是不够的。

    此刻在中州,从不同的部队抽调出来的那些受过山地训练的士兵正聚集在幽州的边界,准备开始征服幽州的行动。

    李皎最多的时候曾经控制过六个州,明扬城一役一下被李明占领了泽州和中州两个重要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位于中州西部的幽州还剩下一点抵抗力量了,根据情报部门的调查,幽州目前共有八万防守士兵,都是擅长在山地作战的当地人,这对李明的部队来说,无疑又是一个考验。

    为了保证幽州战斗的胜利,卓君豪正带领他精心挑选的十万大军赶往幽州边境,幽州多山,无论是重甲骑兵、游骑兵还是重装步兵,在那里都没有任何优势,只有目前在边界待命的那一万多经过训练的山地兵还能给幽州带来一定压力,为了征服幽州,卓君豪调集了十万大军,试图以优势的兵力来弥补兵种上的不足。

    这次他带了一万重甲骑兵,一万游骑兵和六万重装步兵,同时还带了两万投石兵和两千台投石机,在幽州边境上,早已征集好的五万后勤部队也整装待命,可以说,卓君豪为了征服幽州,抽尽了中州多余的兵力。

    在雨州的冷痕倒是非常顺利,大兵压境之下,雨州各处官府很快就归顺了,只要官府归顺,百姓就好办了,李明的口碑在百姓心目中是非常高的。冷痕大军过后雨州一片平静,除了官员们效忠的对象改变了之外,没有任何变化。冷痕顾不上更换当地官员,目前碧泉岛训练出来的后备官员已经全部被用在了中州,没有多余的来接替,暂时只能使用原来的人了。

    在征服雨州之后,冷痕大军跨入定州地界,在这个地方,林家庄的影响非常大,在林凌峰的努力之下,各地官员主动上表效忠,就这样,冷痕大军就在定州停下,等待统帅部进一步指示。

    这一切,李明都不闻不问。

    这些天来,他完全沉浸在一种全新的认识之中,经过老厨子这种对武学有独特认识的高手的指点,李明顿时感到以前所学的是那么粗浅,以前所认知的武学是多么可笑。在老厨子不停的教诲下,李明这才感到武学的深奥,这是一种与常规理论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是用常规无法解释的,只有自己体会领悟了,才能得知奥妙。李明没日没夜沉浸其中,第一次感到武学还有这么玄妙的空间,那是一种同尘世完全不同的世界,是常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至此,李明才真正知道,老厨子为什么甘愿一辈子做一个厨房的杂工了,对于参透这种境界的高手来说,尘世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没有任何区别了。

    整整十多天时间,他都沉浸在这种玄妙的境界中不能自拔,这让老厨子都惊讶不已,说实在的,第十重心法并没有涉及到武学境界的问题,这一切纯粹是老厨子自己传授的,作为他这样的人,其实是非常寂寞的,达到他这种境界的高手实在是凤毛麟角,即使有这样的高手,比如杨平,却也谈不到一块去。

    因此他非常希望李明能够早日达到能同他有共同语言的境界,在修炼过程中,常常有意识的给李明传授这种高深的武学境界,没想到,李明居然很快的就能领悟到他的想法,这让他感到惊讶的同时,又感到欣喜若狂。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明度过了最初的关口,开始朝着第十重心法最后的阶段冲刺了,了解了老厨子讲解的境界后,对他的帮助是巨大的,现在他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修炼,将身体上地修炼和意识上的修炼综合起来。齐头并进,使得他的进度惊人。

    寝宫外面,两千多名亲卫队员轮流值班,在寝宫周围布下了一做三才大阵,严密的护卫着寝宫的安全,虽说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他们在瑟瑟寒风中却没有一点怨言。保护李明是他们的职责,只要李明不出事,怎么样他们都行。

    在这段时间里,大唐地局势又发生了很大地变化,首先是冷痕那边,在接到统帅部新的任务后率领大军继续朝着西南方向进军,进入以前他们不知道的、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那些州府,那些地方以前都是皇帝直辖的区域。因此在看到冷痕那无边无际的大军,以及冷痕手中的圣旨后,没有一个决心抵抗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冷痕顺利地收回了两个州的控制权。

    卓君豪那边,他已经带领十二万作战部队和五万后勤部队进入了幽州。在那一万多经过实战训练地山地兵的开路下,他们先是先灭了李皎设在边境山区的五千多士兵,然后翻越幽州境内地一座山峰,向着幽州境内挺军进发。

    南州的移民工作也在艰难的进行着,很多地方,都是士兵将那些人的房屋强行焚毁,然后将他们押送走地,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加快移民的进度,让王文他们早点解决苏国的部队,作为在南州僵持了两个月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难过的,王文的部队还好办一点,他的补给物品可以从湖州和南郭城那里供给,可苏国的军队就比较苦了,两国的边境被密林覆盖,林中道路非常难行,补给要想从苏国运送到南州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南滇府的那点存量根本就不够用,南州又不是一个富庶的大唐腹地。

    李明的管理机关已经全部搬迁到了南郭城,大唐原有的那庞大的机构使他们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办公,由于李明还没有出关,在机构设置上暂时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张瑶和蔓儿也跟随着搬迁的官员来到了皇城,在小富贵的安排下暂时在后宫住了下来,本来在大唐是不允许女人当政的,不过李明的手下可不管那么多,张瑶和蔓儿是行政总监,李明不在的时候她们就是在发施号令的最高领导,因此,她们到来之后,每天早朝上都坐在大殿里处理总理署、统帅部等部门报上来的问题,这让在皇宫中畅达的小富贵坐立不安,女人当政的事情他是看不惯的,不过,作为李明的亲信,他还不至于跑到李嵩面前去告状,相反的,他还在处处利用自己黄门总管的特权,尽力的阻止这个消息传到李嵩那里。假如让李嵩知道现在坐在大殿上当政的居然是两个女人的话,不知道又要生出什么枝节来。

    对于张瑶和蔓儿来说,这段时间是最难过的了,李明的寝宫就在她们居住的旁边,几步路就能到达,可是为了不影响李明练功,她们强行忍住冲进去的冲动,每天晚上都要冒着寒风在李明的寝宫外面徘徊,直到深夜才回去睡觉。而第二天早晨,两个人还要早早的爬起来处理繁重的政务,虽说李明曾经盼咐过,各部门的事情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不过习惯了岛上那套处理政务方式的圣手王他们还是要将一部分难以决断的事情推到张瑶她们两个人身上。

    开始闭关一个月半之后,李明终于艰难的突破了太清功第十重的心法,顺利地将自己体内的经络恢复了原状,由于有以前的基础,他又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突破了太清功第一重心法,久违的内息又重新出现在他的体内。

    到了这个地步,李明已经重新开始步入正常的修炼道路了,本来按照老厨子的意思,是要李明马上接着修炼第二重心法的,作为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武功更重要的了,初为人师的他遇到了李明这么一个武学天才,早已经将外界的所有事情都忘记了,在他来说,恨不得李明一直都呆在这里,顺利的突破太清功全部的境界,然后才让他出关。

    不过,李明毕竟不是老厨子,在顺利的体会到体内久违的内息后,他立即就回到了现实,在将第一重内功巩固一下之后,立即就决定出关了。

    巍峨宽阔的皇宫大殿中,一场激烈的争论也在进行中。

    年关将至,远在南州的王文再也忍受不了两军相持的局面了,南州的冬天虽然不至于太冷,可是遍地的沼泽和潮湿阴冷的气候让很多北方去的士兵纷纷染上了重病,这种情况随着天气日益变冷也越来越严重了,目前,他的部队因为疾病而减员了五成之多,再这么下去,不用对面的大苏国部队进攻,他们自己就要垮下来了,虽说李明军中的军医不少,却也无法医治这种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

    无奈之下,王文连续五天给圣手王发了无数的电报,要求实行他们早已制订好的计划。

    但是,南州百姓的移民工作进行得相当缓慢,固守家园的百姓根本就不愿意离开他们的故土,无论前去做工作的人怎么说,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两万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一个月的时间,南州百姓还有一多半留在原地,如果这个时候采取行动,势必会失去他们原来的初衷。

    因此,现在在皇宫大殿上,观点不同的两派人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高韦为首的总理署人员坚决反对现在就开始行动,因为那样的话,南州超过半数的百姓都将陷入战乱中,这是高韦所不能容忍的,他的意见是要调动皇城的二十万兵马下南州,去将生病的士兵替换回来,皇城的护卫工作就由十二个卫城中抽调出来的士兵来负责。

    而以圣手王和马林为首的主战派考虑得更多的是军事行动上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从皇城调集大军赶往南州的话,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南州的战局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王文的二十万大军是李明部队中的精华。绝对不能让他们在那里涉险,同时,李蛟在泽州的败军现在正躲藏在林州,万一趁着皇城军队调走的时候攻击这里的话,单凭借没有训练和实战经验的卫城守兵是很难阻挡住李蛟的精兵的,因此,他们极力主张现在就开始南州的军事行动,这么做纵然会使南州的百姓遭殃,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由于两个集团意见不合,在早朝上,他们便在张瑶和蔓儿面前争吵了起来。

    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张瑶和蔓儿之间居然也产生了分歧。

    作为张瑶来说,她是非常赞同高韦的观点的,让南州那么多百姓陷入战乱中,无论如何他都心有不忍,因此当两方在早朝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张瑶第一句话就是:“高韦考虑的有道理,我们不能让百姓遭受任何损失。”

    这一句话一出口,顿时在朝中引来不同的反映,高韦那边是兴高采烈,但圣手王这边却面面相觑,李明不在的时候,张瑶的决定往往就是最终命令,因此,听她这么说,圣手王的脸上顿时便得焦急起来。

    在这当口,坐在张瑶身边的蔓儿一反平时对张瑶言听计从的样子,居然开口反对了。

    “瑶姐姐不能这么决定,从大唐的利益来考虑,我们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就这么陷入险境,如果牺牲一部分百姓能够打败入侵的敌军的话,这是值得的。”

    张瑶愕然回头,直盯盯地看着蔓儿,惊讶地说道:“妹妹怎么能这么说呢?在先生的心目中,百姓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如果我们现在就行动的话,先生会不高兴的。”

    “姐姐放心,如果公子真的在这里的话,他肯定也会选择现在行动的,现在无论我们怎么选择,那些百姓都难以逃脱被卷入战乱的命运了,因此我们必须马上开始行动。”经过大周皇室严格培训的蔓儿此刻显得无比自信,盯着张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可是,我不能这么决定……”张瑶由于着,脸上露出苦恼的神色,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今天这么齐呀,难道大家都在这里迎接我出关吗?”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上突然响起,随着声音,满脸胡须的李明大步流星地从侧门走进大殿,快步地向着中间的张瑶和蔓儿走去。

    众人一楞之下,全都大喜过望,在高韦和圣手王他们的带领下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口中高呼万岁。

    张瑶和蔓儿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望着走到她们面前的李明,张瑶蠕动着双唇,口中只能说出两个字:“先生……”

    李明含笑着将张瑶和蔓儿的手拉在自己的手中,低声道:“你们两个辛苦了。”

    仅仅一句话,说得两人眼中泪花闪动,如果不是在百官面前,她们早就投入到李明的怀抱了。

    李明在宽大的龙椅上坐下,顺势让张瑶和蔓儿坐在自己两边,然后含笑着望着下面跪了满地的众人,高声道:“大家都起来吧,今天难得全到了,就不要多礼了。”

    “谢万岁!”虽说在岛上李明同他们都是无拘无束的,但现在毕竟是在皇宫大殿上,李明毕竟已经成为了九五至尊,对于下面的人来说,还没有开放到坦然棉队一个皇帝的地步,因此,无形间就和李明的距离拉了很远。

    站起身来,高韦率先跨前一步,拱手道:“禀万岁,统帅部正准备做一见伤害南州百姓的事情,希望万岁能够明察,按照我们在南州士兵的素质,微臣以为,他们再坚持一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你认为?高韦,你凭什么认为他们能坚持下去?你没带过兵,不要想当然地将自己的想象当作事实。”看到高韦抢先一步,圣手王也不敢怠慢,打断高韦的话就反驳了起来。

    李明微笑着一抬手,将两人到嘴边的争执压了下去,说道:“你们都不用说了,刚才我在门口已经听了半天了,乙一已经将事情的经过都说给我听了,所以,没有用的政治就不要说了,这样会影响你们的关系。”

    一席话,说得高韦和圣手王立即就停止了争执,两人都眼巴巴地望着李明,等待着他的决定。

    “你们两个分别管理不同的部门,因此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不能说你们考虑的有什么不对的,不过,从大局上来说,我们绝对不能用我们自己士兵的姓名来换取南州百姓的性命,更何况,刚才蔓儿分析得很有道理,即使我们愿意牺牲我们自己的士兵,也不可能挽救那些南州的百姓了。

    李明这几句话,让高韦彻底地失望了,他黯然得垂下脑袋,喃喃道:“难道,我们一定要牺牲他们吗?”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明坚定地说道:“高韦,你考虑是很周密,也确实是爱民如子,但是有时候实在是很迂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更多百姓的幸福,牺牲一部分也是值得的,所以今天的事情能就不要讨论下去了,王通,立即致电王文,让他开始行动。同时,从皇城抽调三万重甲骑兵昼夜兼程赶到预先你们设定的埋伏地点去接应王文他们。”

    圣手王高声地答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传达军令,李明扫视了一圈下面的众人,开口问道:“还有谁有事情要我决断,赶快说出来,没有事的话,今天的早朝就散了吧。”

    在场的众人都不是没有眼力的人,没有天大的事情的话,谁也不人心站用李明同家人相聚的时间,毕竟李明同张瑶和蔓儿分别好几个月了,因此,听李明这么说,纷纷跪下告别。

    目送众人离开了大殿,李明微笑着拉着张瑶和蔓儿,朝着后花园走去,边走边对不远处的乙一喊道:“乙一,跟我过来。”

    李明寝宫的打听中,张瑶和蔓儿满面柔情地陪着李明坐在矮几旁品着龙井,三人分别好几个月,都有着太多的话要说,但是,李明刚刚出关,需要全面地了解一下这段时间来的重要事情,因此,她们只能默默地陪伴在一旁。

    “长乐公主的下落找到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翻也能把林州翻一遍了吧。”对于南州的战争李明并不担心,纵然王文的兵力裁员一半以上,还是有能力低住苏国部队的攻击的。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长乐公主以及他幕后势力的情况,放任这么一个神秘的势力在他不远处的林州隐藏,李明心中非常不安。

    “我们出动了上千的搜索人员,在林州所有有人烟的地方都搜查遍了,却还是没有他们的下落。杨平带着几个通讯人员独自在一个又一个密林中搜索,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情报。”

    乙一的汇报让李明非常沮丧,林州是皇帝直接管辖的州府,在李明坐上皇帝之后就正式接受了过来,如今那里已经被李明控制,但他却没想到,包括李蛟的几万大军在内的那么多敌人在进入了林州之后,居然都失去了踪影。

    “燕子的情况怎么样了?她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想到了长乐公主,李明的脑海中马上出现了燕子的形象,对他来说,燕子的神秘程度一点都不亚于长乐公主。

    说到燕子,乙一的脸上顿时显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怎么?出什么事情了?”李明敏感的感觉到乙一的表情,急忙追问道。

    “大约在半个月前,燕子突然失踪了跟踪她的人员没发现她是怎么消失的,总之一夜之间,燕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们在紫胶城的人员作了全面的搜索,却没有找到她的下落。”说到这里,乙一担心地看了看李明,生怕他会暴怒。

    没想到,李明的脸上依然非常平静,他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叹道:“这件事情我们都疏忽了,假如燕子真的是属于黄金战神的后人的话,他的师门肯定有不少高手存在,发现燕子在那里,肯定会救回去,没把我们监视的人趁机做掉就算不错了,林州,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啊!任勇那边怎么样了:”

    “林州和泽州的道路已经打通,目前他正在两州的边境驻扎。”

    “给他发报,让他立即将大军调到紫胶城去,我感到那里好象要出什么事情,让他抓紧时间,林州边境那边不要守了,这段时间,我要陆续往那里增兵了,给中州发电,让他们抽出五万重甲骑兵投入林州。”

    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明总觉得林州那边要出什么事情,李皎的大军,长乐公主和幻想,以及燕子和她的师门,好象在这一时刻全部都聚集到了那里,再加上他以前在林州那一些令人恐怖的遭遇,更让他感到极度不安,林州处处是原始森林,仅有的几个比较大的城市也在密林的保卫下,假如自己的敌人通过密林来袭击的话,确实比较难办,目前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增加防守的兵力了。

    第二天,黎明正式开始早朝,将最近一段时间拉下的事情处理完后,李明询问起南州那边的情况。

    “皇上,昨天王文已经接到正式行动的电报,从今天上午的回电来看,他已经开始让一些重病的士兵撤退了。目前他的部队减员一半以上。能不能顺利地在源州和平州一带将敌军彻底消灭还是个问题,另外,增援王文的三万重甲骑兵今天早上已经出发了。”听到李明询问,圣手王出列汇报道。

    李明点了点头,说道:“目前只有冷痕的大军还比较空闲,只是从定州到平州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及时增援王文。不过我想,就算是十万大军,在平原上也应该能全歼苏国的四十万丛林步兵。自出征以来王文一直没有碰到过太强的对手,如今也该让他紧张一下了,好了,南州的事情我们就静观其变了,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林州那边,总觉得很诡异。”

    “林州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使那里很多地方都与世隔绝,大唐千余年的发展,也仅仅开发了林州地域的两三成,林州那里的木材供应,占整个大唐的九成以上,即使这样,依然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没有被开发,在茫茫无际的林海中,有着大量的原住居民,他们与世隔绝,自成一体,不受我们大唐的管辖,却也从来不离开那些地方,这些人还是一些历代的探险者发现的,宫廷史料中记载比较多,皇上如果想要了解的话最好去查阅一下。”高韦博览群书,听李明这么担忧,急忙出列对他结实了起来。

    “那么,林州的西面是泽州和中州,南边是湖州和皇城地区,他的东面和北面是什么地方?”李明虽然作了大唐的皇帝,不过说实在的,除了他熟悉的那几个地方,以及同他相关的一些地区之外,大唐的地域他并不怎么了解,如今听高韦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