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杂技

    19 杂技 (第1/3页)

    芸娘见吴夜醒来,就让他敲门去找阿布。阿布看现在的时间差不多已近傍晚,于是又点了些饭菜,哄着吴夜填饱肚子,二人也随便吃些。阿布便问芸娘是否想出去走走,芸娘便应了。吴夜自然更是高兴,爱动是小孩子的天性。

    于是三人整理一番便准备出门,鉴于上午的经历,总是被人瞩目的感觉不是很好,芸娘便换了一个帷帽戴着,这是一种四周垂纱,长到脖子的斗笠状帽子,可作遮蔽风沙使用。

    虽然现在大唐女子的着装习气逐渐向更薄更露发展,女子出行一般都露髻露面。但在风沙遍地的西域,帷帽仍是女子的必备品。

    戴上帷帽后,整个脸就像是蒙了一层纱,看不清楚了。看芸娘戴上这么个奇怪的帽子,吴夜笑嘻嘻的围着芸娘打转,从下面往上看芸娘的脸,芸娘也笑着朝下和他打招呼。

    来到街上,三人便随着人流,漫无目的的走。临近中秋,这里的店铺、商贩也都忙着准备过节的食品和气氛,这都是从汉朝以来,长期的文化习俗的影响,遍及到了西域各国的角落。

    忽然听到前面敲锣打鼓,叫好声不断。喜欢热闹的吴夜拉着芸娘就往前走,阿布也只得跟上。走到近前,发现很多人围成了一个圈子,里面鼓锣声震耳,显然是有人在临街卖艺。吴夜就想从人缝里往里面钻,可惜围观人群太密,他只能向阿布求救。

    阿布问他想不想看个清楚,吴夜一个劲儿的点头。阿布哈哈一笑,将他举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让他抓着自己的帽子扶好,并在身前抓紧吴夜的双腿。吴夜觉得自己一下子变高了,兴奋异常。坐高望远,果然里面的把戏杂耍看得清清楚楚。

    阿布驮着吴夜,找了一个人群较稀的地方,芸娘怕和他们走散,便很自然的挽着阿布的胳膊。宛若一对带着孩子出游的夫妇。

    里面的人正在表演古老的把戏:胸口碎大石。

    一个精壮赤背的汉子躺在扎满了铁钉的木板上,胸口放着一块长条的石头。

    另一个汉子拎着一个大锤围着他游走。

    旁边一个赤膊精瘦的男子敲着锣,伶牙俐齿的游说着围观的观众给赏钱。

    后面一个女子头扎红头巾,脸呈圆形,肤色浅褐,上身穿一个开襟短袖,下身着一条束腿长裤,正在擂鼓,虽然身材较小,但鼓声雷动,显然十分卖力。

    阿布见地上已有了些赏钱,便掏出了几个铜板扔了过去,敲锣的男子连忙道谢,其余一些人也随着扔出了赏钱,而后起哄声迭起。

    “砸呀,赶快砸。爷爷都等的心焦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快点下锤啊。”

    “给完钱了,快点动手吧。”

    ……

    男子看地上的钱差不多了,便示意了拎锤的汉子一下。只见这个汉子吐气开声,高高举起了大锤,周围的呼声一下子高了起来,“砸,砸,快点砸。”

    有些等不及的爽快汉子甚至又扔了些铜钱进来。

    高举的铁锤呼啸着落下,向着下面的石板砸去。

    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叫,芸娘也吓得将脸扭在阿布一边,不敢再看。而吴夜这个小家伙却看得津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