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产品

    36 产品 (第1/3页)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简直爆棚,他们心里都充满了一种奇异的成就感,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工业科技带来的神奇,同时他们也是这种科技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又在三号作业区,加了一道烘焙碳酸氢钠的工序,直接将碳酸氢钠变成了碳酸钠,这就是真正的纯碱了,而加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又重新导入到三号盐水池,循环利用。

    已经熟练掌握了各自操作流程的这拨人,彻底迸发了工作的热情。只要看着白花花的成堆的碱,被无中生有的制造出来,他们的身心就会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围。他们其实已经忽略了制碱的最初目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抱着一个念头:制碱、制碱、再制碱!就像一个小朋友忽然得到了新奇的大玩具,怎么玩都不会厌倦。

    到了最后,阿布只能把他们强制叫停,否则储藏的盐都快要被他们挥霍一空,过冬都成困难。如果数九寒天再去外面兑盐,那将会遭遇千百倍的困难与艰辛。

    阿布把所有参与的人员都叫到一起,开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会议。通过近段时间的磨合,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掌握自己的业务,同时还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随着碳酸氢钠的析出,盐水池的氯化钠含量会降低,加入和搅拌盐的速度会跟不上,可以在旁边建一个备用的盐水池;如有需要,直接将备用池的饱和盐水导进主池即可。

    还有在氯化铵结晶时,会粘到壁上很厚,虽然用刀可以刮下来,但比较麻烦,以后可以想办法改进一下。

    另外,如果能把三号作业区的主盐水池温度降低,就可以降低溶解度,这样就可以加快碱的析出速度。降温的方法可以采取水冷或者芒硝制冷的方式。这个建议是刘远禄提出来的,看来他对化学领域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了。

    大家伙儿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好不热闹。阿布只能感叹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