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代金券

    75 代金券 (第1/3页)

    等旅店这边的事情一了,阿布又匆匆赶回山谷,将其他事情交代清楚后,便一头扎进了各种研究中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诸如自动步枪、蒸汽机等各项研究的推进,他都要亲自参与,其他人配合他进行调试,毕竟只有阿布见过这类器械和机器的实物,如果放开手让别人去研究,那将会走很多的弯路不说,期限也无法得到保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阿布分店都纷纷挂上了“仁义店家,商贾楷模”的黄铜牌匾,下面有开元天子亲提的字样,看起来金光闪闪,更添威仪。

    这是阿布让刘远禄帮忙搞出来的,大唐这时的铜还多以青铜为主,黄铜的提纯还比较麻烦,因此这样一副牌匾看起来和黄金铸造的也没什么两样。

    进出客店的行商旅人私下里一打听,这阿布分店的名声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了开来,甚至都惊动了当地的父母官前往瞻仰,这毕竟是圣上的手书,多观摩观摩,沾沾龙气也好。

    同时这也令其他同行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还“仁义店家”,怎么的,就阿布分店他家仁义,我们就不仁义了?我们也没有坑蒙拐骗,攫取不义之财啊,可这字是当今圣上所提,你又去哪门子说理去。

    再说了,阿布分店花那么大的力气,建造一座宽敞明亮的,全部安装玻璃窗户的图书馆,同时晚上还免费提供照明,就这份魄力和财力,自己家就比不了,不服也不行啊。

    可既然当朝天子都说了阿布分店是“商贾楷模”了,咱也得跟着施财行善不是,我是没有财力建造那样的图书馆,可提供些灯油出来还是可以的。

    于是乎,很多的客店旅馆,甚至青楼店铺都会在晚间免费为一些清苦的书生学子提供油灯,甚至还有一些廉价的吃食,虽然有些老板感觉如果这么长期下去,出点血破点财是免不了的,可为了名声也只得忍了。

    阿布分店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甚至改善和端正了大唐整个的社会风气,以前很多清贫学子为了夜间苦读,只能投奔寺院庙宇投宿,而现在就不用如此的辛苦,不由得不说这真的是一种蝴蝶效应。

    但如果有机会,很多人还是愿意前去阿布分店建造的图书馆,毕竟那是专门为读书建造的,而且环境也干净明亮,很多志同道合的学子还能聚在一起相互切磋,偶或各凑一份子钱,去店内要一桌酒席,大家开怀畅饮,吟诗作赋。

    一些才子酒兴大发,豪情满志时,也会提笔挥毫,题诗留名,而这时阿布分店会免费提供价格不菲的羊白纸供他们书写,而后供在座的众位进行品鉴,能列三甲着还能免费得到阿布分店提供的纸张或代金券的礼品。

    而这代金券,就是阿布谋划已久的纸币了,趁着玄宗皇帝赏赐亲笔提字的东风,也给放了出来。

    刚开始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