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拜谒

    108 拜谒 (第1/3页)

    年轻男子手中拿着自己这些年苦思冥想、费尽心思遣词造句而得来的诗稿,脚步匆忙地走在洛阳城的街道上。

    他前些天从到访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心幕已久的李太白大诗人已经离开长安,来到了洛阳城内。

    这个意外的消息怎不让他喜出望外,虽然不知道已经名扬天下的李大仙人,对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持何态度。

    但在激动和忐忑交织的情绪中,他依然整理好诗稿,准备前来拜见李白了。

    这位还散发着轻狂和稚嫩的年轻人,就是被后世所熟知的,诗文里蕴含着沉郁感情和家国情怀的大诗人杜甫,当然现在他还只是一个三十岁余、仅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布衣之士。

    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祖上也不乏赫赫有名之人,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看到过功臣、名将,祖父杜审言更是著名诗人,官至修文馆直学士,他的父亲杜闲生前也曾任兖州司马、奉天令等职,称他一句官宦子弟毫不为过。

    他的岳父是时任司农少卿的杨怡,因欣赏杜甫的才华,将自己十九岁的女儿嫁给了杜甫,此时杜甫已经二十九岁。

    用后世眼光来看,虽然说“老牛吃嫩草”有点不妥,但在杜甫脑袋上挂一个“剩男”成功逆袭的名头绝对是没跑了。

    虽然司农少卿只是从四品下的官职,但架不住这是掌管大唐重要财政机构的实权呐,因此杜甫此时的经济状况当然不成问题,更何况他的父亲去世后,也留给他了一份令别人艳羡的家业。

    虽然不能称家财万贯,但用来喝喝花酒、找失足少女谈谈理想还是足够足够的。

    他早就听说李白喜欢喝酒,因此要想成功的接近李白,杜甫准备从这一点儿上进行突破。

    东都洛阳,距离大唐国都长安城,按唐朝度量计算近八百里路,如果使用快马传送加急文书的话,一日即可抵达。

    虽然平常百姓享受不到如此待遇,但两地消息传递还是比较灵通的,因此在李白还未来到洛阳城的时候,关于他的传闻在洛阳城已经被传得妇孺皆知了。

    有人说李白不仅是千杯不醉的酒仙,更是剑术高超的顶级高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瞧瞧人家的诗句,这身手简直就是高山仰止、不可逾越的存在!

    还有人说李白在做翰林供奉时,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