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7

    第六章 7 (第2/3页)

而来……

    杨龙菲把二营长钱里远叫到了自己跟前问道:“怎么样,你们二营的战士都准备好没有?”

    “团长,您要指的是撤退,那我们二营可得忙活一阵呢。可您要是问准备好砍小鬼子脑袋没有,那我现在就能回答您,我们二营已全部做好战斗准备,就等着冲锋号一响,冲过去跟小鬼子玩命啦!”

    杨龙菲乐了:“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听着提气!你小子一会儿上去的时候别光顾着拎着大刀一通乱砍,鬼子的装备不错,能留下来就留下来,别给糟蹋啦。咱们团参加一次主攻任务不容易……喏,把这个发给战士们,等战斗结束以后就拿这玩意儿往战利品上一贴。咱现在是白手起家,凡是鬼子的东西咱一律不择食,全都包啦。但有一点,你别把鬼子用的尿布也算到战利品里面,老子嫌腥气……”话说到一半,杨龙菲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厚厚的封条塞到了钱里远的手里。

    钱里远接过封条后冷笑道:“团长,这东西您还是留给一营用吧,我们营是全团的开路先锋,跟鬼子拼命都来不及呢,哪有时间忙这个?不瞒您说团长,大成那小子现在还搁后面躁着呢,就因为您这次没把主攻任务留给他们一营,刚才还跟我置气呢。另外,他还派人传话给我,说只要战斗一打响,就不存在什么主力和预备队之分啦,谁脚丫子快算谁的。您看把他能的,敢情每次打仗肥肉都得紧着他们啦?这样,我把这封条送到一营去,他们比我更适合用这个!”

    钱里远刚走,政委肖致远就迎面走了过来,他似笑非笑地问道:“杨团长,我刚刚看了下时间,正面的战斗还有不到两分钟就要停火了,我也听说了你把二营编入突击队的命令。我现在就想知道,咱们团的战斗打响后,我能做些什么?”

    “政委是文人出身,让你跟着我们一块冲锋,我杨龙菲良心难安哪。我看等战斗打响后,你还是像现在一样踏实待在战壕里算啦。”

    肖致远一听脸色就变了,他表示反对地说道:“那不行,团长既然参加了战斗,那作为政委自然就没有观战的权利。这样吧,突击队由你亲自指挥,至于第二梯队就由我带头上吧。”

    杨龙菲嘴咧得像荷花似的感叹道:“没看出来呀,咱肖政委还是个当领头羊的料儿?李神枪,过来!”

    “啥事儿?团长。”警卫员李神枪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把你手里的鬼头刀借给政委使使……”

    李神枪满不情愿地把手里的刀递到肖致远手中后嘀咕道:“把刀给政委啦,那我用啥?”

    “用啥?你去一营问谢营长再要支大刀长矛啥的,实在不行你就再委屈委屈,拿支步枪凑活着用吧。”

    李神枪不满地转身走后,肖致远便试着掂了掂这把刀的份量,足有个七八斤重,拿在他这个实实在在的文人手里既说不上吃力,可也谈不上轻松,勉强用着吧,总不能让人家看笑话。

    “那好,杨团长,那咱们就一会儿见啦……”

    “没问题,前提是我没倒在鬼子的枪口下。”

    ……

    正面的战斗戛然而止,日军的炮火诸元也已调整完毕。正当小野中佐准备下达开火命令时,一记清脆的枪声突然响起,打破了他一手炮制的缜密的作战思维……

    “轰!轰!轰……”八路军炮兵在营长吴满囤的指挥下开火了,炮弹统一打响了日军炮兵所在的那片土坡。也许是天意所致,炮弹就好像预测的那样相继命中了那片山坡及附近几座高地,炮弹爆炸后迸出的碎片和掀起的气浪,几乎将日军所有的大口径火炮全部甩到了坡下。

    还未等日军从这一通突如其来的炮弹中反应过来,地处小野大队侧翼的八路军阵地内便掀起一阵骚动。

    “哈哈,老天开眼……”只见杨龙菲手持一把锋利的大刀冲出工事怒吼道,“弟兄们,雪耻的时候到啦,冲啊……”话音刚落,由二营长钱里远带头的突击队便一股脑地冲了上去,数挺轻机枪组成的密集火网,加上二营战士们手中清一色的大刀、长矛,就好像中世纪的武士决斗一般。

    待第一攻击梯队全部冲出工事后,由一营长谢大成带队指挥的第二攻击梯队也随即进入到了战斗状态。谢大成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嘶声吼道:“弟兄们,咱们一营在南京的时候就是主力,在这儿也一样,说啥也不能让二营那帮兔崽子撵在咱们前头!今天就是磨烂了脚底板也要给我冲到二营前面,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主力!弟兄们,杀呀———”

    第二攻击梯队就好像潮水般,眨眼间的工夫就冲出了工事。随后团部直属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特务排、骑兵班也一股脑地冲了上去。有枪的拿枪,没枪的人干脆就地取材,扁担、镰刀、烧火棍一通招呼。炊事班和马夫班的人也不含糊,即使被安排在了部队的最后方,他们也丝毫不怯阵。相反,他们竟抄起了随身的菜刀、铡刀、斧头、马鞭也嗷嗷地冲上前去,有的人甚至连是擀面杖都用上了。

    日军似乎也很讲规矩,他们纷纷按照《步兵操典》中规定的那样,自觉地退出了枪膛内的所有子弹,再次向对手显示出自己的亡命徒性格,抬起枪头处的刺刀也咿咿呀呀地冲向了迎面而来的中国士兵……

    双方的队伍很快便交织在了一起,灰色的军装和土黄色的军服就好像两袋不同颜色的面似的混淆在一块难以分离。刺刀相撞后的铿锵声、大刀砍断手臂或脑袋后发出的骨裂声、双方士兵所发出的拼杀声、怒吼声、惨叫声夹杂在一起不绝于耳。

    近身格斗迅速进入白热化状态……

    王宏坤旅长正通过望远镜观摩前方进行着的惨烈战况,他龇着牙感慨道:“这个小野大队果然名不虚传,我一直以为他们只是在战术的运用上表现得较为默契罢了,没想到他们的单兵作战素养也不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