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问如何解

    第4章 学问如何解 (第1/3页)

    李承乾稍作停顿,不停顿,不行了,其实早就口干舌燥了。唉,万恶的礼教,既没有坐的地方,也没有人关爱自己。

    “其实从最根本上去思考,说白了只有四个字,格物致知。所谓格物,就是寻找和认识这个世界运行及万物变化的基本法则和内在规律。道分阴阳,化生万物,世界万物皆分阴阳,阴为体,阳为用,体就是本质,结构,特性。用就是作用,功用,能力。体用结合,推究其体,为我所用。

    古之先贤之书,指明了各种推究探索认识之法。……,只有通晓了这些,才能致知,致知就是让自己明白,让自己增长智慧,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如此才能诚意正心,进一步修身齐家,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否则只能是竹篮打水,镜花水月。

    人人读经典,却不能知道根本。这也造成了我华夏千百年来的动乱。因为不知格物,谈其他的毫无意义。失去根本,这就是忘本,岂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哐啷一阵响,有杯盏掉落在地,石破天惊啊,只听的一阵粗重的呼吸,再不闻其他声音。实在是这小儿说出来的话让人无法抑制啊。自古以来格物致知,只是一种概念,却无具体的阐述,这也成为研读经典,难以过去的坎。如今却从这小儿口中进了出来,怎能不让人震惊?

    李承乾腹诽,这就撑不住了?我还没有给你讲马恩毛邓的观念呢。

    “敢问郎君,格物致知,哪本书上有具体的阐述。”房玄龄起身而拜。

    “《易经》,《老子》,《孟子》,《管子》,《六韬》,《墨子》,《韩非子》,《孙子》,《吴子》,《鬼谷子》《荀子》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把这些书,融会贯通,房公自然就明白了。”李承乾叉手回答。“其实,诸公可能会问,好多书都不是经学,如何读得?其实,我刚才在上一个问题时已经回答过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诸公想一想,孔子博览群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