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七章 前辈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前辈 (第1/3页)

    “改道?”郗浮薇怔了一下,就想起来之前听到的消息,“据说宋尚书在东昌府寻着了一位乡间耆老,叫做白英的,觉得早先的会通河河道有些累赘了,趁如今这机会,要重新划定下?”

    沈窃蓝摇头道:“确实遇见了一位河上老人。这也是说来话长了,太祖皇帝陛下那会儿,黄河不是决口过一次,河水漫过曹州,冲入梁山一带,淤积四百余里,运河自此瘫痪【注】?当时济宁的地方官上表奏请朝廷尽快疏浚,以解百姓之苦。那会儿也是宋尚书受命主持此事,只是会通河水源不足,而且彼时朝中也是一言难尽,到底没能根治。”

    “宋尚书对此一直有点耿耿于怀,之后一度微服出行,寻求治水方略。后来就遇见了现在这位……说是东昌府碰见的,不过是为了惑人耳目,将有些人的注意力引去东昌。实际上这人是汶上人。”

    “汶上。”郗浮薇迅速思索了下,脱口道,“这不是在济宁治下么?”

    见沈窃蓝颔首,她诧异问,“邹一昂说东昌府那边大族煽动民变,是因为听说了运河要在东昌府改道的事情……这?”

    沈窃蓝“嗯”了一声,说道:“应该是宋尚书打算引蛇出洞杀鸡儆猴,白英是汶上人,他提议的改道,主要也是兖州府的这段,跟东昌府那边关系不大。之前宋尚书传出消息,道是在东昌府找着了擅长治水的民间奇人,当时就遭到了刺杀,这会儿应该是担心正经要动工的时候出事,先在东昌府那边打杀一批,给这边做榜样。”

    他没说当时自己奉命前往支援,结果中途遇见伏击的事情,继续道,“东昌府那边的卫所没跟咱们求救,想来事情应该还在控制之内。”

    郗浮薇说道:“但既然主要更改河道的是咱们这边,那么咱们总归也是闲不了的。”

    她不觉得东昌府那边的杀鸡儆猴能够吓住济宁这边多少,俗话怎么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运河开辟是千秋万载的伟业,看闻家,看邹家,上溯过去,只怕也都是寻常人家,能够发达起来,这个那个的原因再多,都少不了一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世居河畔。

    靠河吃河。

    没有这条运河,他们也未必能有今日。

    所以运河如果要改道的话,那些被改到的地方,固然会喜出望外,那些本来在旧河道里,结果却被划出去的,怎么甘心?

    叫他们搬去新河道的左近?

    正所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没了聚居的宗族势力,搬出去了是那么好发展起来的么?

    何况也不是所有新河道的沿岸都空无人烟,想搬过去,地头蛇愿意接纳么?

    这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甚至是一个家族兴衰存亡的大事,不是讲道理能够讲通的。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要么给足补偿,要么就是以武服人。

    郗浮薇都不用想,就知道朝廷不会给什么补偿……一来从古以来就没有说这种事情要给补偿的,二来则是朝廷这会儿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北方天子亲自坐镇的战争,日日烧着银子,马上动工的开河,已经陆陆续续在修建的顺天府皇宫,哪个不要钱?

    国库里但凡有点盈余,早就被六部打生打死的瓜分一空,怎么可能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