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大结局

    第一百六十章 大结局 (第2/3页)

再娶,然而郗氏跟她兄长之间可是隔了好几岁的。”

    所以怎么看郗家都没有人丁兴旺的遗传。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沈张氏哪里能不操心?

    不过沈张氏的这份忧虑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永乐十二年的初春,郗浮薇就给沈窃蓝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婴。

    这让沈家上下都是欣喜若狂。

    甚至沈张氏在见到宋家女眷时都格外热情,直说这门亲事结对了。

    倒是沈窃蓝夫妇,对于新生儿很有些应付不过来。

    这两年中间沈窃蓝因为立功的缘故已经晋升了几次,只是差事的范围还在会通河这边,主要是在整个运河疏浚的工程里,这一段都是重中之重,宋礼一直亲自坐镇。

    考虑到他跟沈窃蓝的翁婿关系以及一贯的合作,朝廷为了效率起见,就让他们保持了搭档。

    郗浮薇婚前守孝那会儿,出了大祥就带着侄子给宋礼打下手,成亲之后,得到这份福利的当然就是沈窃蓝了。

    从妊娠生产到坐月子前前后后已经年把功夫,这段时间郗浮薇都在专心安胎跟调养,出月子之后,虽然有乳母下人看着,双胞胎也让新手父母忙的焦头烂额。

    不止郗浮薇没法再给丈夫做贤内助,沈窃蓝都感到心力交瘁。

    最后宋礼看不过眼,修书一封给沈家提了提,沈张氏就跟他们提起了把孙子送回应天府抚养的事情。

    反正沈府现在是林氏掌家,沈张氏平常也不忙。

    之前林氏的孩子,她也是帮忙带过些日子的,因为世子比沈窃蓝大了几岁,沈窃蓝成亲又格外的晚,如今世子的孩子们都大了,底下侍妾所出的庶出子女,沈张氏可不耐烦抬举。

    这会子给次子带孩子,世子夫妇也没什么好说嘴的。

    她就担心郗浮薇舍不得孩子们,不肯。

    然而郗浮薇闻讯之后感激万分的把儿子打包,交给来人带回去给婆婆养了。

    舍不得什么的,不存在的。

    毕竟她娘家那个唯一的亲人,侄子郗矫这会儿还在宋家呢。

    没了孩子的拖累,夫妻俩重振旗鼓,恢复了往日的刀剑合璧,将差事办的井井有条之余,得空还能在左近游山玩水一番。

    如此数年都过的春风得意。

    只是沈张氏本来还指望他们再添丁呢,却是一直没了动静。

    对于长辈来说当然有点遗憾,对他们小夫妻来讲却是正中下怀……毕竟作为二房,原本也没多少传宗接代的压力,有了一双儿子后,就更不急了。

    两人这会儿最关心的倒是自己的日子怎么过的舒心自在,可以说是乐的没有第三个孩子来打扰。

    郗浮薇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因为要打理家业,没多少看书的时间。

    而且那时候也不觉得学这些除了讨好闻家外还有什么用处,是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的。

    但回想郗家覆灭后,要不是才学出众,既不会被沈窃蓝看中,更不会得到进入邹府的机会,之后沈窃蓝跟宋礼对她的另眼看待,无一不是跟才学有关。

    给这俩位打下手的经历,也让郗浮薇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书读的多,见识越发广博,在沈窃蓝跟前说话也是越有分量跟见解。

    以至于沈窃蓝后来遇见事情索性都会拿回后堂跟她讨论,有时候沈窃蓝外出公干,底下人碰见需要紧急决断的事情,也是让郗浮薇拿主意。

    他晋升之后,因为年轻有为,人家又知道他正妻的出身是不怎么好的,有些想走捷径的人,不免动了朝后院塞人的念头。

    然而真正这么做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是个笑话。

    郗浮薇在沈窃蓝跟前,根本不需要借助娘家的势力。

    她当着丈夫的面就将送上去的美人转手送给于克敌等老部下,沈窃蓝非但不生气,反而面有赞许,说她做事利索,不为琐事缠累。

    这种事情有了几次之后,下头也就知趣,彻底死了这条心了。

    这倒让于克敌等人遗憾了些日子,因为对他们来说,免费得个美娇娘真的蛮不错的。

    虽然感情深厚,夫妻俩有时候也会意见相左,偶尔拌嘴争吵,甚至到了沈窃蓝摔门而出的地步。

    第一次这么着的时候,郗浮薇非常的愤怒跟失望,甚至做好了和离的准备。

    谁知道没过一个时辰,这人又回来了,还带了一包她爱吃的糕点,若无其事的说自己打算作画,让她去书房帮忙研墨。

    郗浮薇没好气的说自己又不是丫鬟,凭什么给他研墨?

    沈窃蓝就顺势道:“那我想看你作画了,我给你研墨。”

    “我就不画。”她还是板着脸,眼里却漏了笑色,“也不研墨,我就要先把这糕点吃完!”

    这种平淡顺遂里偶有波折的日子过起来是非常快的,一晃眼就到了永乐十五年。

    五月里永乐帝驾幸北京,在新落成的西宫新殿受朝贺。

    朝贺之后照例召见了一些臣子,沈窃蓝也在其中。

    皇帝跟他聊了很多,从永乐八年起至今,那些波澜都已经被世人忘记了,甚至汉王也在两年前因为图谋不轨,受到了废弃。要不是太子竭力帮忙开脱,皇帝是打算将之废为庶人的。

    ……当然这些都是公开的事情,永乐帝到底舍得不舍得这么做,只有皇帝自己心里清楚。

    然而太子的表现终归是无懈可击。

    沈窃蓝在这次召见后再次晋升,从千户晋为镇抚司,迁入北京当差。

    两个月后,永乐帝册胡氏为皇太孙妃。

    沈窃蓝跟郗浮薇都觉得皇帝大约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被触动心绪,专门召见沈窃蓝的。

    毕竟皇太孙虽然早在数年前就被相看起来了,却到今日才正式有太孙妃,作为祖父的永乐帝,欣慰于长孙长成之余,多少也会想起其他子孙。

    譬如说曾经令他骄傲的汉王。

    然而沈窃蓝不是很看好胡氏的前途:“之前外祖母觐见太子妃的时候,曾经给太孙推荐了孙氏,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