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能烧的蜂窝煤

    第156章 能烧的蜂窝煤 (第1/3页)

    回到大同府,崇祯马上让沈大人把大同的商人都叫了过来,他要这些商人替他卖蜂窝煤!

    他来大同的时候就看到了,大同产煤虽然很多,但主要也是烧木柴的。

    在明朝的时候,普通百姓虽然已经开始燃烧煤了,但因为煤中含有硫,燃烧的时候产生毒气,起火也很麻烦,所以煤还没有大量使用于家庭中,只有作坊的冶炼炉和穷苦人家没钱买木柴才会用煤来代替。

    古代百姓对木材需要到什么程度呢?

    古代皇帝常常在放赈时把薪柴与粮食放在一起,就是为了避免饥民有米无柴,所以史书上关于赈灾的记录常常是:皇帝赐以百姓“柴米”、“樵米”、“薪粟”、“樵粮”。

    在明朝时,人口剧幅增加,植被大量被砍伐,加上又是史上著名的小冰冻期,一到冬天,就常常冻死不少人,对木炭柴火的需求就更高了。

    木材被砍伐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据史料记载,皇帝一年可用木炭300斤,皇后110斤,公主30斤,皇孙10斤。所以在半夜,皇帝也经常被冷气惊醒!更别说百姓了,冻死人是常有的事!

    你一定听说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吧。

    其实在明朝景泰年间,北京城北的居庸关、雁门关一带,原本是森林茂密。根本不需要什么“三北”防护林工程。据说那时候的森林“绵延数千里”,“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度越”,是阻拦蒙古铁骑的天然屏障。但因为人口剧量增加,大量砍伐,直接被砍成了平地,差点让北京沙漠化了。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了。

    沈大人很无奈啊,银子还没着落呢,皇上还要他去找另一批商人来坑,但无奈啊,皇上吩咐的事,只能照办了。

    沈大人让下属把大同的商人找来,结果找了半天,只找来了八位小商人,原因是,这些官员听沈大人说皇上要卖蜂窝煤,谁不知道那蜂窝煤掺了黄泥巴和水啊,煤本来就不好烧,现在还掺和黄泥巴和水,还能烧个屁啊!

    所以有点官员家属背景的商人都知道了,没官员背景的有钱商人,也通过贿赂官员没有被抓来。

    剩下这八个小商人,只能苦瓜着脸被抓进来了。

    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