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40)战后(下三)

    第二章(40)战后(下三) (第2/3页)

,盔甲兵器粮草都需要自己准备;而中唐以后,一方面因为府兵自身的负担太重,不少人宁可放弃自耕农身份也不愿承担府兵义务,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府兵兵源的自耕农迅速减少,国家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来解决兵源的问题,从此募兵制正式代替世兵制,走上历史舞台。可他不记得哪本书上听到过“早唐旧例的勋田”。而且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历史知识全都滤过一遍,也再都回忆不起哪朝哪代有过永不纳粮的勋田。

    他想不出个眉目,就问道:“十七叔,都是勋田,怎么屹县这边的价钱远不及端州燕州的勋田价钱?”

    霍士其敛容肃然道:“君死国,士死土。”

    这样一说商成便明白了。勋田是不是纳税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象征着很高的荣耀,而勋田的主人在接受这份荣耀的同时,他也要背负起守土的责任。“士死土”,就是说勋田的主人面对危难是不能回避退让的,哪怕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那么屹县的勋田没有燕州的勋田价高就能理解了一一毕竟燕州是卫治,突竭茨人等闲打不到那里去。

    他猛地记起一桩事。前头太和镇汪家满门大小连仆役一共七十三口,都是力战突竭茨大军而死,难道说这汪家就有勋田?

    霍士其点点头,说:“汪家太翁用十一颗突竭茨狗的首级换了一亩勋田。”他闭着眼睛喟然一声叹息,道,“北郑的刘家和关家也有勋田;两家人加起来有三百余口,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人。”

    他先提到“君死国士死土”时,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压抑,又说起北郑县刘关两家,大家的情绪更是低落。尤其是月儿和杏儿,她们至亲的亲人全都在战火中罹难,如今再听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再想想自己的苦难,忍不住都在暗暗地抹眼泪。

    商成沉默半晌,长长地吁了口气,转头问范全和姬正:“你们呢?打了十几年仗,总该挣下一亩半亩的勋田?”

    范全马上沮丧地摇摇头。

    姬正坐在椅子里抓耳挠腮,眼珠子骨碌乱转,吞着口水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到底没能忍住,咧着大嘴道,“我就快要有了。前头夺回广平驿时我立了大功,提督府里传出消息,功劳已经议定了,我给儿孙们挣得一亩勋田。”

    看范全盯着姬正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商成便知道这一回范全没捞到足够的功劳换勋田,正想说两句宽慰话,姬正突然又说道:“有件事,本来是不想告诉大人的,不过既然说到了勋田,我觉得要是不说也不合适一一”他扭脸望范全一眼,看范全不反对,就在椅子里欠下身说道,“李将军上月已经把功劳簿报到提督府,咱们丙字营击杀两名大撒目一名撒目的功劳也在上面,不过……”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想什么。

    商成霍士其还有月儿和杏儿都望着他,等着他把“不过”后面的话讲出来。

    “不过李大将军只把一个大撒目和一个撒目的功劳给了咱们丙字营,重新拿下营盘的功劳咱们也只有一半……”

    商成两道浓黑的眉毛突地一跳,目光幽幽望定姬正,隔半时才轻声问道:“其余的功劳给谁了?”

    “听说是分给了左军的小李将军。”

    “谁?”

    “左军的建辉右尉李真,也是个营校尉,是李将军的族侄。”姬正语气平静地说道,好象他说的是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这个李真是李大将军的亲侄子。就是咱们燕山卫的提督李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