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09)定策

    第五章(09)定策 (第2/3页)

历还在出身骠骑军的西门胜之上,虽然一年多来遭遇了有些蹉跌,但是眼光自信都在,瞄着图把自己的主意再仔细斟酌了一回,觉得也并没什么遗漏,所以神情虽然专注,心中已经有些不耐烦。他从上京出发,一路上顶风冒雪地日夜赶路,一千三百里路只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现在已经是累得身心俱疲,现在惟有的想法就是赶紧商议出个决定,然后找个地方好好地睡上一觉。可偏偏这个商瞎子多事,非要取什么舆图观览思量……

    他凝视着舆图,眼角的余光却在打量着对面的商成。想不到啊,仅仅一年半的时光,当初的驮夫泥腿子,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定远将军了。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慨的了……回想起过去一年里自己在上京郊外田庄里心消志疲意气萧瑟,每日里战战兢兢地闭门思过,他却在草原上呼啸纵横建功立业,心头登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酸甜苦辣涩,通通搅作了一处……

    好半天他才从怔忪出神中清醒过来,就听商成说道:“……我以为,当下最紧要的事情是要把羁押待勘的文武官员尽快地甄别,把他们放回去尽快地署理公务,这样才能保持政务的执行通畅,军务的指挥灵活。尤其是行营各司的主事和参战各军的将领,必须尽快让他们出来恢复职务。”

    陈璞拧着眉头说道:“朝廷派来的检视官员还有协助的巡察司衙门人手不够,这事怕是急忙办不成。”

    商成说道:“办不成就不急着勘验甄别,先把人放出来,让日常的军务政务保持畅通。”

    陈璞木着脸不说话。陆寄在旁边插话说道:“大将军别介意商大人的鲁莽。商大人入仕的时日还浅,不熟悉朝廷的体制,见解草率也是情有可原。”

    商成朝陆寄点下头,对他出言回护自己表示感谢,嘴里却说道:“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遏止燕山局势进一步恶化。为了保住燕山,需要这些官员出来处置地方上的事务,处理军事上的行动。既然停职待勘是国家制度,那么咱们可以变通,让这些官员戴罪行事,有功奖功,有过罚过,有怠慢公务者,那就前罪后罪合并一起决议处分。”

    陈璞依旧沉吟着不表态。

    陆寄对商成是又气又恨。虽然从心底里来说,他是赞同商成的观点的。他知道,眼下燕山的艰难局势,其实与官员的羁押待勘不无联系,要不是大批的文武要员无法理事,突竭茨人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攻到燕山腹地。而且他还知道,清楚这个情况不仅仅是他这个卫牧,另外也有不少人已经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可大家谁都不愿意出来挑头提这个事一一这毕竟是违反朝廷体制的做法,虽然能缓解当下燕山面临的困境,可谁知道以后朝廷会怎么处置挑头的人呢?现在是多事之秋啊,明哲保身才是正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商瞎子这个粗莽武夫既然提出来了,他这个卫牧就不能不说句话。唉,假如商瞎子不提这个话,他还可以装聋作哑,就算以后有人诘问“为什么燕山卫不以国事为重便宜行事”,他还可以把陈璞这个女娃推出去当挡箭牌,“燕山一体事务,都是陈督帅做主”,虽然一顿贬斥是跑不掉的,可不用担多少责任啊;但是,他的如意算盘现在是打不通了,他既然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他就只能在支持和否定之间作一个选择……

    他决定支持商成。

    他假作思索了一番,斟酌着辞句说道:“督帅,我以为,商大人的提议很有道理,可以按他的说法执行。除了情弊确凿的人继续羁押勘察之外,其他官员可以具结复职,大家齐心合力共度难关。职下愿意和督帅一同具名向朝廷呈文,申明这是权且之举,下不为例。”

    陆寄这个文官之首点头,西门胜和李慎也先后表示可以这样做,而且他们也会在呈文上具名。

    既然大家取得了共识,那么这事就这样定下来,明天一早,按察司就开始甄别放人。陈璞又望着商成问道:“军事上,子达有什么建议没有?”

    商成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望着舆图沉思,良久才提出一个问题:“广良寨,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太突然了,陈璞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既然留镇、掬棠隘、赤胜关到平城、燕边都落入突竭茨人的手里,作为燕州门户的下胜关和裴县又是一天十几次的告急文书,区区一座广良寨,又怎么可能独保平安?但是她觉得商成这样问肯定不会没有理由,想了想,说道:“九月二十一日接到的赤胜关万急军情中,提到过广良寨,说那里已经失陷了。”

    商成仔细想了想,说道:“广良寨应该还在咱们手里。”他仰脸望着烛光中灰蓬蓬的房梁,慢慢地说道:“我的理由有三条。一,留镇是九月十四日失陷的,掬棠隘是九月十七日失守的,赤胜关的第一次告急文书是九月十九日发出来的。留镇到赤胜关,相隔一百四十里路,突竭茨人沿路攻击前进,差不多就是六天时间。这就是说,他们的时间很紧,不一定能有时间离开主道进攻留镇右翼五十里外的广良。而广良又是中路大军的粮草转运基地,驻扎着重兵,就算突竭茨人计划攻克那里,又敢托大分兵,也不可能是小股队伍一一他们要打广良,又要打通向南的道路,如果没有侧重的话,很可能到头来是两路都受制。”商成加重语气,斩钉截铁般说道,“我断定,他们必然是侧重向南,而放弃了光良!”

    李慎挑起眉梢乜了商成一眼,嘴角轻轻地抽动了一下。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断定?一一你拿什么断定!

    西门胜俯下身仔细地审视着舆图,没抬头问道:“你这样判断,还有什么别的依据没有?”

    “有。”商成立刻说道。他的手指指向留镇和广良寨之间的一个地名,“这是石柘寨,同样是留镇右翼的一个小军寨,驻着不满员的一营边军……”陈璞补充说;“我询问过边军府,石柘寨驻着三个哨的边军,只有二百五十四个边兵,另有三十多户边户。”商成跟着说道,“石柘寨离留镇只有三十里地不到,正在留镇和广良之间,既然他们在九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