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6)恩义和友谊(中)

    第五章(36)恩义和友谊(中) (第2/3页)

咧。”站檐下的女人也说:“老二,丫头手上有活,你就领他去吧。”她顿了下,似乎也觉得自己这样回护姑娘不好,又改口说,“你顺便给三娘捎点高粱过去。”说着就张嘴喊了一声。那闺女很快就提了一小口袋东西出来了。她过来把东西塞年青女人手里,看都没看文沐一眼就回屋了。

    文沐这才知道薛三娘竟然没住在这里。他心里奇怪三娘到底是投的哪门子亲戚,脸上却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笑着道了声谢,便跟着明显是毛厨子小妾的年青女人沿河滩朝南走。

    直到出了集镇,又拐过一道湾,麦场和镇上的房子都隐在一片柳林背后再也张望不到时,才看见河边一块高坎上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几架窝棚。眼下正是庄户人吃晌午前后,不少窝棚都在生火,股股白烟袅袅升腾又随风沉散,打卷儿顺着河道飘荡,两个人都是一言不发地闷头走路,一时没留意,竟然闯进了烟气中,登时觉得胸紧气短不由得都咳了几声。毛家小妾嘴里不干不净地骂了一句,就领着文沐上了坡。听见有人声,各个窝棚里出来一些衣裤褴褛面色饥黄的大人,眯着眼睛瞅他们几眼又钻回去,只剩几个光屁股娃娃瞧稀罕一样地盯着他们看。

    女人没在这地方停,而是继续朝前走,很快把文沐领到一间连门都没有的低矮茅草屋前。孤零零的茅屋有点倾斜,摇摇欲坠的样子,宽窄长短不一的裂缝蜘蛛网一般爬在用谷草合泥砌的土坯墙上;茅屋也没有门,就象个咧着黑咕隆咚一张嘴的怪兽,冷笑着注视着眼前一片好几块没人耕种的生地。这片地也不知道已经荒了多少年,长势茂盛的野草几乎把田垄都掩住了,几棵歪歪扭扭的分界树无精打采地伫立在晌后暖洋洋的阳光里。一个穿着破袄破裤的娃娃骑坐在茅屋的门槛上,手里抓着一团湿乎乎的黑泥,正玩得兴高采烈。

    离茅屋还有一二十步的距离,那女人就扬着声气喊起来:“三妹,在不?”

    她一连喊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出来回应。那个玩泥的娃娃怯生生地望着她,不说话也不敢动。

    文沐已经把娃娃认出来了。这是三娘的儿子。从山里出来的时候,这娃娃就一直被三娘背在背上。

    他的嘴唇蠕动了一下,忍不住朝前急走了两步。但是他很快就在厨子小妾的猜疑目光中停下了脚步,弯着腰对那娃笑了一下,亲切地叫他的小名:“土娃,还记得我不?”

    土娃手里攥着泥块,惊恐地望着他,一边使劲摇着头,一边畏缩地把小身板朝屋子里躲。文沐有些失望地提醒他:“我是你文家伯伯啊……”娃娃还是摇头。文沐只好直起身,四下搜寻着三娘的影子。

    那女人一直冷冷地看着他做这一切。她走过来,问那娃:“你娘呢?”

    同畏惧文沐比较起来,土娃似乎更加害怕她,瘦瘦干干的半边小身子已经闪进屋里,才不安地说道:“娘,娘……”他突然张开嗓子嚷道,“娘!”清脆的童音又尖又厉,震得两个大人耳朵嗡嗡乱响,都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那女人的面孔一下就黑了,冲过去扬起胳膊就想打那娃娃,却被文沐不动声色地抢上一步,把她拦在背后。

    薛三娘很快就回来了。儿子求救一样的尖叫声让她心乱如麻,根本没来得及留意门口站着的是什么人就先去看顾土娃,等确信儿子没事,她才顾上招呼两个大人。

    “二姐,”她亲热地喊了厨子的女人一声,然后又对满脸惊愕的文沐说,“文家大哥,你怎找到这里来了?”

    文沐怎么都没想到厨子的小妾竟然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姐姐,他还以为三娘是和毛厨子沾亲带故哩,谁知道……因为惊讶,他急忙间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胡乱地点头支吾了一声,慌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薛二娘先把手里的口袋递给妹子,冷着脸说:“这是那婆娘让我给你捎的一点粮食。”三娘把湿漉漉的两只手在衣襟上抹了抹水,接过口袋望了一眼,喜得眼睛都眯起来,说,“又让你们操心了,我这当妹子的……”她姐撇着嘴说,“是那婆娘的意思,你不用感激我。”三娘把口袋拎进屋里,一转眼出来时手里已经拿着几双新纳的厚底布鞋,对她姐说,“我在你们门上住,平日又得大哥大娘还有你的照顾,也没什么好报答的,就抽空做了几双鞋,刚说给你们送过去,恰好你就来了一一正好,免得我再跑一趟。你给他们带回去。合不合好不好的,都是妹子的一片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