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1)小事

    第七章(31)小事 (第2/3页)

立刻就有了笑容。他马上说:“那真是太感谢薛大人了。”

    “哪里哪里,燕督说这话就见外了。这也是为朝廷分忧,为圣君分忧嘛。”薛侍郎打着哈哈。“再说,予清公也是我多年的同僚,素来相知甚深。众所周知,予清公一向克勤克俭实心公务,朝堂内外都是颇有赞誉,眼下虽稍遇波折,可瑕不掩瑜……”

    他滔滔不绝地夸赞潘涟,商成一直就面带微笑点头不语。这位薛大人在扯淡。这人虽然不是南进派,不过那一晚潘涟在茶坊里点名提到自己的对头时,就提到了这位薛侍郎,不然张朴在调整吏部人事时也不可能安排他来接替潘涟的左侍郎职务。

    “……予清公是个务实的人,也关心民间疾苦。东元六年江南大熟谷价大跌,斗米不及二百文,是予清上书请朝廷在官仓和常平仓之外,在江南各州县再建乐平仓。此举不单为朝廷节省,也是为江南万千百姓造福,当年平复米价不提,越一年江淮大水海潮倒灌,幸而有了这三仓,江南黎民才免了忍饥挨饿之苦。”说着薛侍郎感慨摇头,一副不胜唏嘘的模样。

    商成强按着满心的不耐烦听他讲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此时见有话缝,立即说道:“这是朝廷内外官员们的功劳,也是圣君的天恩。”他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十一公公,压低了声音说,“薛大人,我是个急性子,现在又要赶去陛辞,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

    “也没什么话。”薛侍郎神情如故,平静地说,“就是看商公举止豪气谈吐高雅,令人一见忘俗,忍不住就想攀谈几句。”

    商成哈哈大笑。就自己这副“尊容”,还举止豪气?还谈吐高雅?说这些话薛侍郎也不怕风大扇着舌头。他背过身,小声地问道:“薛大人,咱们都是熟人,我也就不多说什么废话了。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薛侍郎大概没想到商成会这样直接,愣怔了一下也就不再拿腔作调,同样低了声气说,“我有个本家子侄,如今在澧源大营做个八品校尉,他想去燕山挣点功劳,就不知道商公能不能通融维护一些?”

    商成没有马上答应,先问了一个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