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07)捷报

    第十一章(07)捷报 (第3/3页)

抓着两份公文,进门都没来得及给几位宰相副相和老将军们行礼,先扬起一份公文嚷道:“燕山报捷:九月二十四日申时正,孙仲山大破莫干当面之敌,斩敌首三千四百八十有余,打通北上通道!”说完举起另外一份。“这也是燕山报捷!九月二十四日申时正酉时初,孙仲山所部衔尾追击,再次大破突贼,夺寨一座……”

    公廨里一片寂静。两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刚刚还在商议如何处置燕山善后的人急忙都反应不过来,只能哈着嘴拿眼珠子瞪着还在呼哧呼哧喘息的真芗。

    主持会议的张朴最先有举动。他没有站起来,而是神情严肃地伸出手,说:“把捷报拿给我看看。”他有点怀疑这两份捷报。这也是屋子里几乎所有人的看法。

    张朴才拿到两份捷报,一个兵部的主事就一头冲进来:“燕山报捷:九月二十四日酉时初,孙仲山部再战突贼,破敌一部,生俘六百余人……”

    此后燕山的报捷公文一个接着一个,走马灯一般让人目不暇接,往往前面一份文书还在几位宰相副相手里传阅,后一份捷报就已经送进公廨。差不多半个时辰里,人们除了反复地传阅浏览琢磨公文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座。显然,由于捷报来得太多太快太过密集,这些早就见惯风风雨雨的人也有点反应不过来。

    赵制,官员卯时初刻签到,未时末刻散衙。可今天都到了申末酉初日影西斜时分,宰相尚书们居然一个没走,这种情况立刻就引起皇城中各衙门值守官员的注意。随即有人发现兵部也是如此,那么大个衙门,到现在居然都没人退押。六部中的官吏最好事,传声递话也是最快,稍一打听,就从兵部衙门里传出燕山大胜的消息一一据说还不是一般的大胜仗。于是不少官员衙也不值了,职也不守了,东一簇西一群地凑在宰相公廨附近,都想看看燕山卫到底打了个什么样的大胜仗。

    酉时正刻刚过,东元帝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灼,清减行从移驾宰相公廨。他其实早在一个时辰前就收到消息,已经在内庭的书房里转了无数圈子,就等着汤行张朴两个宰相来给自己报喜。哪知道左等不见人,右等不见人,不得已,只好亲自跑来打听一一天子体恤股肱,见诸臣工勤勉政务不思寝食,故而亲相往视。

    东元帝到,燕山的捷报也到:

    《东元廿一年九月廿五日午时末刻我燕山卫军大破黑水城》!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通过军传驿道发来的沿途各地官府致贺文书:燕山提督府贺黑水城大捷,燕山卫府贺黑水城大捷,燕山牧府贺、燕山巡察司贺、燕州府、燕州州学、燕水县、燕南县、敦安县、渠州府、潞州府、河水水师衙门、潞州刺史衙门、相州府、相州刺史衙门、京畿北营指挥衙门……一长串的衙门中,还夹杂着上京平原将军府的滚单报说:接虞途驻军急报,燕州的十六匹“报捷赤骑”并缴获的突竭茨东庐谷王黑羽大帐暨一应陈列布设,此刻离上京城不到三十里,如何处置?

    张朴和汤行一对眼神,同时对东元帝长揖躬身。汤行说:“请陛下圣断。”这是一个表率,也是一个信号,公廨内外所有官员将领内侍也次第向着东元帝方向埋低了身子。

    自从登基以来,东元帝从未有今日的意气风发。自他登基以来,国家岁入四十倍于高祖升平末年,东元十九年的岁入三倍于东元初年,文治上的成就当然不用赘叙。但武功上却是了了,对突竭茨更是败多胜少。然而今天不同。从太祖益德六年征伐后晋时的原州之战,到太宗景匡四年的黑水之围,再到三年前的莫干大败,一百零三年中,大赵从无如此大捷。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就象置身于山颠云端,有一种挥手间便能开天辟地的感觉。他努力抑制着胸膛里翻腾滚涌的股股热流,长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斟酌说道:“传朕的旨意:上京九门即刻大开,专迎燕山报捷赤骑;上京自即日起,准放花灯烟火十日,百官休朝三日,官民同为燕山卫军贺喜,为大赵贺喜!传旨天下各路州府县,皆放烟火十日,普天同庆!”

    “臣等,一一遵旨。”在场的大大小小官员一起朗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