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08)登陆东倭的第十天

    第十二章(08)登陆东倭的第十天 (第1/3页)

    苏破和侯定领了军令,率着三百多马步军当即出发北上去迟滞藤原氏大军,当日傍晚便走到西成郡的边界。就地扎营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进了岛下郡。

    东倭国多山多丘陵,山谷陵涧之间,一条条大道小路串联起一块块山间谷地。东倭国的人烟又稀少,两列纵队的赵兵在山道里行军,整整一个上午也没看见几个人影。偶尔撞见一两个阿腌肮脏衣不蔽体的山民樵夫,远远地发觉赵兵,一个个便象白日里见鬼一般惊慌呼号仓皇逃窜。即便是如此,苏破他们也不敢怠慢,队伍走得极慢,前边有探马撒出去三四里,两边山岗密林中也派着精悍士卒前后游动,稍有异常动静,一声呼哨,大队人马立刻停止前进,摆出遭遇野战的阵势。就这样走走停停,到晌午也没走出二十里地,却是人人累得人仰马翻。

    和士卒们比较起来,走在队伍中间的苏破更加地疲惫。这是个三十岁出头的青年人,白净的脸庞上,两条修长的眉毛长得很秀气,只是眉梢微微地向上挑起,透着一股飒爽与豪迈。只凭这般相貌,不知道多少初相结识的人都误以为他是个出身书香有过游历的学子。事实上他还真是读过不少的书,只是没有进学,十二岁不到就被他老子送到清河老郡王身边当侍卫,后来又先后在御林军和皇城掖庭里任过事。依着他的家世与出身,又有这样丰富的军中资历,三十岁左右做到旅帅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按照京师驻军勋衔从优的惯例,进五品的将军衔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就在他做了三年的掖庭卫、即将从八品跃七品的晋升之际,他父亲所在那系军中人马被萧坚和杨度联手挑落,不久就丢了实职,他也跟着受到连累。他原本要从掖庭调去左骠骑军,结果却去了右骠骑;这一字之差就是天地之别。右骠骑军是萧坚的起家队伍,他一个苏家子弟还能指望什么上进?他在右骠骑军里一呆就是十个年头,这期间的种种磨难就不必提了。十年前他离开掖庭卫时就是正八品的怀化校尉,十年以后他还是个怀化校尉,只此一事,就知道他在右骠骑军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东元十九年莫干大败,右骠骑军攻不上去撤不下来的糟糕表现被不止一个人指责,要不是他有七个首级的扎实功劳,差点就被扫地出门。最后虽然没有剥除他的军籍,可接下来的两年里,他的骑营里就没添一匹战马补充一个新兵,要不是他咬牙忍着小心翼翼地不给人挑错指漏的机会,否则的话,估计早就被踢出澧源大营了……

    就在他无声走道沉默失神的时候,一个小兵手捂着腰刀从前面飞奔过来,站定立报:

    “禀营校,前边拐过山口下坡就是一块山间平地;离山口两里远近有一座大庄园。”

    一瞬间苏破就把有些纷乱的心思抛去脑后。他轻轻点了下头,站住脚抬头遥望了一下山路两边的矮山丘陵。有庄园不奇怪;从昨天到现在,同样的庄园他们已经遇到了三四回。他听武内仲麻吕与橘石足说,东倭国六十六国,遍地都是这种庄园,除了每年会向官府缴税之外,庄园里其余的大小事情,官府根本插不上手。这些庄园坞堡一般都是本地的豪族一一即是倭人所谓的“分家”一一所建;在“分家”的背后,又有更大的豪族“领家”替他们撑腰;在“领家”后面,还有“本家”……譬如他脚下的这个什么岛下郡,就有一个姓小野氏的领家,而小野家的庄园,也就修在这条直通平安城的土道上。这些庄园里都建着坞堡,坞堡里有水井有粮仓还备着弓箭和长矛,一旦遇到敌人来袭,倭人逃进坞堡拿起刀枪就成了护院。虽然在苏破的眼里,倭人修建的这些简陋不堪的坞堡毫无意义,只要他愿意,喝口水的工夫能就杀进去,但这些倭人一来没着招惹他,二来他接受的军令里也没说需要踏平这些庄园,所以他也没去理会,只是在走过庄园时让兵士们小心警戒,免得被打个措手不及。好在这些本地豪族也都醒事,没有做出什么挑衅的举动,两下里相安无事。想来眼下遇见的这座庄园里的人也不会轻举妄动吧?

    有了基本的判断,他先下令队伍停下,抓紧时间吃喝休息,自己快步来到队伍的前头。

    侯定已经到了山口,正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堆上朝庄园张望,听到他的脚步声,回头说道:“这回有点麻烦。”

    “怎么?”苏破嘴里说着话,也走到土堆上,打眼一望就知道侯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