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操典》会议(三)

    第十二章(12)《操典》会议(三) (第2/3页)

忿,脸上却不表露出来,转而与上官锐谈起澧源大营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小事。她是澧源大营参军副令,上官锐是参军正令,说这些倒是很正常。哪怕她这个参军副令名不副实,可公主的封爵却假不了,等同正二品国公,她说的话,上官锐等闲不能无视,于是两个人有说有答地朝着兵部的小伙房过去。商成便落在后面跟着走。

    说是小伙房,其实并不小,七八张大案还是有的,正好让杨度严固两拨人坐个泾渭分明。三个人甫一进门,原本充斥在伙房里的唔唔嗡嗡说话声顿时便出现一个短暂的停顿。好几个人光张着嘴顾不上说话,还有人在使劲地眨眼睛;大家急忙都反应不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商燕山和上官锐居然会走在一起,这、这是什么意思?

    陈璞没理会那些惊讶和迷惑的眼神,自顾自地在门边空桌前坐下。上官锐也不可能丢下她去另外的桌子,只好招呼商成也坐。

    他们俩都坐下来。陈璞依旧不搭理商成,继续找着上官锐说话。

    她是无所谓,商成也不在意,可上官锐却不能不搭理商成。他既要和陈璞交谈,又不能冷落商成,脸上还要配合着适当的表情,结果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还是陈璞的一句话,终于让他能吃上两口安生饭:“子达,你没事拉那么大一块破石头回家做什么?”

    “研究啊。”商成已经吃好了,端起盏喝了口茶汤说道。

    “研究?”这样简单的答案教陈璞很不甘心,她追问道,“一块破石头,也值得花时间去仔细审量追根求底?”

    商成没有言传。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总得找点事情来消磨时光吧?而且这事情还不能容易了,最好是三年五载干不完的那种;比如说古生物化石就不错。比如说上官锐公廨里的那块石头,他觉得就是很稀罕的化石,很值得他去研究。他琢磨,对他这个生手来说,把化石彻底地从石头里剥离出来,至少也要两三个月,再随便研究一下什么纲目之类的,就能混到明后年,实在不行他再花点钱,到处去收购点化石回来,等把爬行动物纲的恐龙目弄出点成果,就算不到退休的年龄,出版自传也应该没什么问题。他甚至连自传的书名都想好一一《与恐龙同行的人》……

    上官锐飞快地刨完了两大碗米饭,放下碗,对商成说:“说到‘研究’,我当初还以为这是你自撰的新辞。结果转头找来人一问,才知道是我错了。搞半天唐朝人写的诗里就有这个辞了。”

    陈璞稍稍有点不自然。她也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直到田岫告诉她,“研究”这个辞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写在《世说新语》这本书里。虽然田岫也记不上原文是怎么说的,但她相信,田岫应该不会记错的。

    她问商成:“你想在石头研究什么?”见商成不吭声,又问上官锐,“应伯去澧源大营研究什么?”

    上官锐看了商成一眼,见商成不反对,这才说道:“不过调阅一些文书卷宗而已。都是从高皇帝到宪宗年间的那些陈年档案。呵,我一直都以为,这些东西都应当去太史局才找得到,要不是商伯找到我,我都还不知道大营里居然还居然还收着一些这种文书。”

    “你以为我想去麻烦你呀。”商成总算吭声了。他叹了口气,说,“何止是澧源大营,兵部、礼部、太史局、藩属院……为了找点原始资料,大热天的,我在六七个衙门来回跑了无数趟。”大概是想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他咬着牙关收住了话,默了良久才无声地吐出一口长气。

    陈璞忍不住说他:“你没事做呀,跑来跑去的干什么?”

    她说这样话的本意是好心,意思是这种事情不值当他亲自跑,交代别人去做就好了。哪知道这话恰恰说到了节骨眼。商成已经是在为自己的自传作考虑的人了,最恨的就是听见别人说自己没事做。要是别人说这种话,他只当他们是在放屁;可陈璞你怎么也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因此陈璞的话音还没落下,他一肚皮的邪火便腾地一下蹿起来,原本带着点微笑的脸上刷地一下变得铁青,牙咬着腮帮子手里已经捏紧了瓷盏,眼见得一股郁结在胸口的怨气当场就要发作出来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