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8)东元帝的烦恼

    第十二章(38)东元帝的烦恼 (第3/3页)

到甘泉宫里,自然就能送进大内,送到他的饮食之中!不单是他,那些朝廷重臣也同样处于险地,一样有可能被人暗中下毒……畏死之心人人皆有,在这件事情里,他和宰相们难得地意见一致: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一定要把背后指使之人揪出来!刑部把甘泉宫上上下下从官员到宦官宫女及至送水送炭的寻常百姓,还有太医院中所有为太子诊断过病情看过病案的太医,包括部分人的家眷并左邻右舍街坊熟人,全部都秘密锁拿起来挨着个拷问,可是,哪怕这些人一个个都被折磨到不成人形,却至今也没有人开口。刑部呈递的公文上还多次提到,绝大多数犯人甚至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他心里很清楚,这几百近千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无辜的。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人的悲惨遭遇,他也难免会生出一丝恻隐之心。但他马上就警告自己,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心软!太子被人投毒乃至壮年薨殁,这事已经动摇到国家根本,在陈氏大赵的千秋基业面前,别说是几百人了,就是几千人几万人,那又如何?

    除了太子的投毒案让他牵肠挂肚之外,选立新储君的事,也让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愁眉不展。

    就他个人而言,他比较满意七子陈璜,也曾经在人前隐约地透露过这个意思。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想法居然会招来那么多人的强烈反对。六子陈瑾那拨人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声音虽然不大,反应也不怎么激烈,但背地里针对陈璜的各种小动作就没停过。陈瑾联络了严固,又捎带上萧坚,朝中又有几位重臣的支持,一时间势力大张。要不是张朴临时和陈璜达成默契,把杨度推到了陈璜身边,也许他这个天子现在就不得不改口了。就在他不知道如何决断甘泉宫归属的时候,宗室又发出别的声音,一群亲王郡王站出来说话,请他在投毒案的案情没有彻底清楚之前,不要随便策立东宫之主。看上去,宗室是在为死去的太子鸣不平。可事实呢?投毒案到了最后会牵扯到谁,这可不好说;无论牵扯到谁,也都很平常;他的所有儿子都有可能,一些宗室也有动机;而且这案子真要是到了最后,必定是图穷见匕的景象,作案人走投无路之下,万一胡乱攀诬构陷或者揭发别人隐秘呢,他是查还是不查?要是查,必然是一桩接一桩的泼天大案;不查……不查宗室就不可能支持他落实太子的人选。他心头很清楚,宗室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既不满意陈璜也不满意陈瑾,一心一意要寻一个能为宗室说话的人出来。宗室的这种想法,他是赞同的;但他并不看好这事的前景,所以不能加以支持。难道说十几年前的“刘伶台案”,给他和宗室留下的教训还不够多么?当时他不得不把最疼爱的三儿子贬封为潞州王,又削了两个叔伯和一个兄弟的王爵,还处置了一大批卷进案子里的宗室……刘伶台案已经过去快有十五年了,可至今想起来,他都忍不住有一种心悸的感觉。对他来说,那次打击实在是太沉重了。他不得不悲伤地承认,他没有再承受一次同样打击的勇气。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吧……

    冯十一躬着腰,屏息静气地聆听着东元帝的呼吸。他不知道天子在想什么,但从气息里能够听出来,东元帝的情绪很不稳定。

    他忽然说:“哎呀呀,看我,竟然忘了个事情!一一南阳公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