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绝对不当诸葛亮

    第435章 绝对不当诸葛亮 (第1/3页)

    “别以为现在可以蒙混过关!”曹操看向王庸,刚刚把她的兴致提起来,怎么可能让他就这样闭口不言。

    以前就隐隐约约,或者就想着‘或许他是’什么的。现在曹操是真正确认,王庸绝对是一个文武兼备的顶级人才。可惜立志出了问题,而且性格也偏慵懒了一些。不过这样顶级的人才,反而这样才让人放心,野心太大的话,反而不好驾驭。

    “明明只要你愿意学习,成为镇守一方的统兵大将完全不成问题;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成为三公一般的存在,然而你……志向居然只是厨艺的巅峰……很多时候就在想,这样的确是太浪费你的才能了!”曹操看向王庸,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主公麾下能臣武将那么多,若属下把什么都做了,那么别人怎么办?”王庸笑道,“之前的阳光早餐官营化,已经开始正式实施。各地的流民,主要是徐州、关中和河北那边就有几万,几十万的过来,不过却也逐渐安顿下来。

    民屯和阳光早餐工坊,都很好的吸收了流民。同时随着阳光早餐开始营业,不少百姓都能吃到廉价的早餐,从最近一期的周报情况来看,各县的百姓,工作效率都有明显提升,这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民生。”

    “所以说呢?”曹操看向王庸。

    “这个方法固然一举多得,但同样的,其他的臣子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也没有能够实践的机会。长此下去,主公有什么问题直接就会找属下,久而久之,其他臣子甚至都不回去思考。当属下老了,没办法出谋划策,甚至统兵出战,谁来接替属下?”王庸回道。

    有人评价诸葛亮,就是在入蜀之后,把所有的权利都揽在身上,最后在他去世之后,蜀汉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几乎都是姜维一人扛着所有的事情。又随着开国功臣相继去世,蜀汉的官员有能力的已经没几个,大多都是执行者,已经没有能独.立献策之人。

    这番话多少有些偏颇,毕竟蜀汉的没落,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过王庸的确不想,让其他的臣子们,失去磨炼的机会。有时候宁可出现一两个行政上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