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顺势把军校建了

    第920章 顺势把军校建了 (第2/3页)

按照功劳大小,进入兰台翻阅兵法。

    以前王庸以为不能抄,实际上却是可以的,反正一到五天的时间,自由抄阅,过期不候。当然,那么点时间,估计也抄不了几本兵书典籍。

    抄回去,自己不学也可以留给子嗣,久而久之家族里一入伍就懂兵法韬略的人多了,慢慢就形成了将门,比如陇西李氏,就是如此起家的。

    “你认为,这个制度不合理?”曹操很疑惑,她想不出这个规矩为什么不合理。

    “没有,这个规矩很合理!”王庸摇头,本身这个规矩很合理,毕竟大家都是靠战功才去看书的,也就是用命拼出来的荣耀,“我只是想着改良一下!”

    “说说你的想法!”刘协没有评价,只是让王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般的壮丁从军,从士卒拼杀到军候,才有可能赚到功勋去兰台看书,但大部分低级军官,几乎一辈子都没办法成为军候。”王庸感慨。

    尤其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从小就丰衣足食,有家传武艺,有家传兵法韬略,一入伍就占据天然优势。所以在军队里面,军候或许还有普通出身的百姓,校尉和军司马这个级别,就几乎没有。偶然有一两个,也没什么意义。

    “同时军团那边,虽然有监军制度,但是军候以下的任命,都是军团自行任命,校尉以上的任免,也只是向朝廷报备。我觉得,可以进一步针对军团进行掌控!”王庸回道。

    “这个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另外,你还没有说……”曹操提醒。

    “稍微建一所军校怎么样?屯将以上,想要升迁,都要进入军校学习,考核通过才能升迁……”王庸提议。

    穿越前,曾经以为军校制度绝对牛,实际上军校制度未必适合汉朝,尤其汉末。到处都是私军,而且世家几乎都包揽了将军职位,开军校不仅不讨好,还容易得罪人。

    也就是现在,军团制度,监军制度,而且还有军政分离制度建立起来,他才敢提出来。关键这玩意,提出来,也只是针对兰台制度的一种补充,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早期送不起,晚期就成了锦上添花,这军校制度,其实有点鸡肋,除非自己当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