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神荼和郁垒

    第七百零一章 神荼和郁垒 (第2/3页)

再兴那样,开始搬运尸体,堆高堆厚那座尸山。

    他在破口稍后一点的地方,现了一具尸体,让他迟疑了片刻。

    那是一名老人的尸体,这老人在古北口渡过了数十年漫长而孤寂的年岁。

    是他将关所里头的物资都卖了出去,换成御寒的劣酒和饱腹的粮食。

    没有人会责怪这名老军,就算他不卖,这些物资到了现在也早已腐朽,大家反而敬佩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古北口。

    他是古北口守军之中,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坚守到现在的人。 `

    他已经老得握不住刀,但他还是从关所里冲了出来,死在了关口上,也不知道死之前,他有没有杀死一两个女真人,有没有赚够本。

    岳飞的目光在老军的尸体上停顿了片刻,而后抱起老军的尸体,将他的尸体放在了尸山的最高处。

    从醒来到现在,他没有跟杨再兴说过任何一句话,因为现状就摆在眼前,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

    太阳渐渐引入乌云之中,在这二月的日子里,北地的春雨迟迟未来,而今日,阴霾万里,那云朵如同饱浸墨汁的大棉被,低低压在头顶上,天地间响着沉闷的,若有若无的雷声。

    人不都说春雷是一声炸响惊天地,唤醒在严冬里沉睡的大地和人类吗,为何今日的雷声却如此的不爽利,就像一个打不出来却又不断撩拨着鼻腔的喷嚏。

    关下渐渐出现一些阴影,那些女真人又如同一只只恶鬼,开始集结,打算再度冲上来。

    原来岳飞和杨再兴听到的并非雷声,只不过是敌人沉闷的脚步声而已。

    他们开始将周围的兵刃都收集起来,插在尸山之上,方便他们随时取用。

    而后两人便一左一右,站在了尸山之间的缝隙处,因为长枪已经不便施展,他们都拖着双刀,左右分开,刀尖点地,眯着眼睛,看着关下那茫茫多的敌人。

    山海经中有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这就是汉民族古时信奉门神的由来,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门神虽然典故出自于唐朝,但到了大焱,乃至于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古时百姓在门上贴的仍旧是神荼和郁垒。

    神荼一般位于左边门扇,身穿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里是金色的战戟。

    而郁垒则在右边的门上,黑色战袍,手里也没什么神兵利器,倒是探出一掌,抚摸着坐立在他身旁的一只巨大金睛白虎。

    千百年来,就是这两位并不存在的哥们,给了汉人们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安全感,即便到了后世,这种习俗仍旧没有改变。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在遥远的北方,在古北口长城上,在这个防御异族入侵的最后关口,有真正的神荼和郁垒,守卫着整个汉民族的家园!

    顺便提一句,在后世的抗战之中,同样是在古北口,同样有一群像岳飞和杨再兴这样的人,面对倭国人,进行了最惨烈的一战。

    他们用自己最后的民族忠魂,捍卫着身后的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