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朕的儿子也是亲生的

    第八十二章 朕的儿子也是亲生的 (第2/3页)

最阴了,表面上是为李佑求情,实际上是坐实了李佑擅自干政的罪名。

    “还是魏王殿下宽仁啊,臣敬服。臣附议!”

    “臣附议!”

    ……

    魏征直觉认为李佑做事是正确的,可是,他是个严谨诚实的人,他对吐谷浑的局势并不了解,因此他保持了沉默。

    房玄龄、长孙无忌是知道事情真相的,可是吐谷浑的局势,涉及机密,是不能在朝堂上公开讨论的。因此,他们也选择了沉默。

    李世民一直没有表态。

    大臣中的有心人发现,不仅是李世民没有表态,就连一贯沉不住气的程咬金等人,也罕见地没有出来说话。

    李世民似乎没有听到大殿上的喧嚣声,目光投向远方,默默地沉思着。

    大臣们也发现了这点,他们闭嘴了。大殿上一片沉寂。

    静,安静得令人不安。

    “陛下。”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众人一看,是大将军李靖。

    他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老臣自从投身军伍以来,一直参与边疆事物,不敢说了如指掌,也算是有些经验。”

    李靖是大唐军中第一人,参与过所有边疆的军政事务,为朝廷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点,大唐没人可以否认。

    他接着说道:“吐谷浑发生政变,朝廷册封的可汗慕容顺被杀,蜀王殿下和西征军将士身陷危局,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吐谷浑内部权力争夺,后面有着外部强大势力插手的影子。

    此其中的具体详情,涉及机密,臣不便于在此公开。

    朝廷如果贸然出兵征伐吐谷浑,只会使得吐谷浑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被困在吐谷浑的我军将士的处境将会更加危险。

    老臣要说的是,齐王殿下的意见是正确的,臣坚决支持齐王殿下!”

    因为玄武门事变时,李靖采取了中立态度,在关键时刻,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成为了他一生的政治污点。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小心谨慎,很少主动发表意见。

    今天,他终于旗帜鲜明地站出来说话了。

    一直看笑话的李承乾和一直推波助澜的李泰,十分郁闷,他们实在是想不到,胡闹的李佑竟然能够得到李靖的支持。

    这个结果,令那些叫嚣处置李佑的人,顿时哑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