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难之间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难之间 (第2/3页)

证如果高句丽能够保存下来,由国家对他们进行补偿。

    渊盖苏文好说歹说,威逼利诱,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平壤的贵族和粮商们同意,将粮食和食盐分别以比平时的市场价,提高30倍和100倍,出售大约8万担粮食和少量的食盐。

    有了这个结果,渊盖苏文心情好受了不少。他下令各地的官府,按照平壤的办法来解决,这样可以使高句丽能够多维持一段时日。

    就在这时,从前线传来了坏消息秀智行刺李世民失败,被扣押成了人质。

    唐朝人让前线的官兵们传来消息,要让渊盖苏文用粮食来交换人质。

    那些唐朝人是故意的,他们不是送来一封信,而是在前线两军交战之处,用铁皮喇叭反复的喊叫,生怕高句丽将士们和百姓听不到这个消息。

    不仅如此,唐朝人还派了很多细作潜入了高句丽里,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消息传到了平壤。

    在粮食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就给渊盖苏文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换还是不换?渊盖苏文一时拿不定主意。

    渊盖苏文只好又召开会议,召集大臣们商量这个问题。

    三个儿子听说妹妹秀智被擒,个个庆幸不已。一是庆幸秀智还活着,二是他们想到如果自己去,恐怕就不是被擒拿么简单了,早已经就一命归西了。秀智之所以能活下来,大概因为她是女子而已。

    这次三个儿子的意见倒是一致,他们要求用粮食来换。

    那些被逼降价出售粮食的贵族们,冷冷的看着原盖苏文父子,要看他如何处理此事。

    大家都不傻,无论渊盖苏文如何催问,除了他的三个儿子以外,没有人在这上面发表意见。

    要在平时,别说是3万担粮食,就是30万担粮食,渊盖苏文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换回自己的女儿。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什么也不如救命的粮食重要,如此敏感的事情,渊盖苏文也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

    最后,他决定派人前往唐军大营,先弄清楚情况再说。

    渊盖苏文派出的使者是秀智的舅舅,他来到了唐军统帅部,首先要求见到秀智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