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张子柴门

    第12章 张子柴门 (第1/3页)

    “薛军西进,赵国倾国之力,集结五军数万之中,朝野一心,同仇敌忾,只为击退来犯之敌,此赵之一不败也!”张宣朗声说着,打了一个酒嗝,才又说道:“赵地民风强悍,争勇好斗,赵卒悍勇,不畏死伤,天下知名!”

    说着,又打了一个酒嗝,张宣才又继续说道:“且赵国君侯,十五从军,十八继位,三十余年,披坚执锐,从无半点退让,赵国君侯勇武之名,诸国君王之首,此赵二不败也!”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这便宜‘老爸’勇武之名,在天下竟然都排的上号,难怪看上去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披坚执锐,亲上战场呢!

    微微楞了一下,伊华才又拱手行礼,对张宣说道:“愿闻赵国不败之三!”

    “赵国君侯之子伯黎,年三十有二,勇武之名,更甚其父,号为虎子,为赵国军中第一悍将!然则前日,赵国君侯三子叔华,孤身闯营,万军之中,夺得大纛,以至于薛军临阵换将!以吾观之,此子勇猛谋略,更甚其兄!赵国军中,有此二子,足可保赵国不败!”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不由得又楞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就上了一下战场,夺旗还是子夜的功劳,自己勇猛的名声,竟然就这样传播开来了?

    微微楞了一下,伊华才又问道:“既是如此,赵国为何只能坚持旬日不败呢?”

    “赵国小国寡民,朝野上下,只知武功,不通文事,赵卒悍勇,然则纪律涣散,私斗成风,难以约束,仅有强将,却无精兵,更无良相,以领国政!如此赵国,岂能长久?”张宣双眼微微缩了一下,冷眼盯着伊华说道。

    伊华被张宣瞧得有些心底发毛,却依然硬着头皮请教道:“若赵国以张子为相,张子可有强国之策?”

    “然也!”张宣傲然地说道。

    “请张子教我。”

    “张子谋国之策,只说与国君细听,子非国君,岂能与你细说?”张宣冷眼瞧着伊华说道。

    伊华不由自主地楞了一下,旋即才又发现,张宣说话条理越来越清晰,之前的醉态,不知在什么时候竟然全都消失不见了,也不知道之前张宣到底是真醉了还是在装醉。

    微微楞了一下,伊华才又直身而起,朝张宣拱手一礼,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子高论,醍醐灌顶,让仁茅塞顿开,墨仁受教了!”

    “醉人之语,当不得真,当不得真也!”张宣摆手说道,端起桌上的酒杯,朝伊华举了举,伊华急忙也端起酒杯,举在半空,说道:“为张子醉言,干杯!”

    又干了一杯酒后,伊华一边给张宣倒酒,一边又说道:“张子刚才曾说,张子嘴利,一言可亡国,一言可存国,敢问张子,若已亡之国,张子可有良策复国?”

    “夏国之初,天下诸侯四百,遍地皆国,传承至今,天下诸侯仅余其十,其余尽皆覆亡,若能复国,张子岂能潦倒于此?无祀无城、无地无民之国,张子不可复也!”

    “若有一地一城呢?”伊华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