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未来1

    第24章 未来1 (第2/3页)

河说道:“可如今的江北,读书有什么用?”

    “江北没用,江南有用啊。”徐世杨笑着说:“我在想,如果过几年,我真能打出个名头……。”

    “到那时,家里可以送小五去江南,拜文相公为师,在那里科举。”

    所谓文相公,是南周朝廷主战派的总后台,当过宰相,是真真正正的相公!虽然现在已经致仕,但影响力依旧十足,主张收复江北旧地的文臣们,不管属于那个派别,都把他当做精神领袖。

    如果徐世杨在今后对鞑子的战斗中,真的能打出一点威风,他毫无疑问会受到江南主战派的欢迎,到时候,求文相公手下自己的弟弟,让他在江南读书、科举,也不算一件难事。

    徐睦河骤然醒悟过来,这确实是自己小儿子最好的出路!

    江南富甲天下,而且没有战乱之忧,从小在自己这个进士的指导下,八股成绩极好的徐世柳,在文相公手下进修几年,考上进士的可能性非常大!

    到那时,五哥儿在江南的锦绣繁华之地外放个州县,或者干脆就在临安行在做官,都比在残破的江北管几个随时覆灭的小村子强百倍!

    “此事……,可行!”徐睦河沉吟着说道:“我在江南也有一点人脉,到时候也能帮上点忙。”

    朝廷南迁时,他留在江北的说辞,是不愿让家乡沦落胡尘。

    实际原因正相反,徐家当时没有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两位老爷都认为大金即将入主中原,他们准备做个从龙之臣,只是后来草原鞑靼的元军入侵大金的辽东老家,进入中原的金军主力被迫回师辽东,这才是徐家没能做成汉奸的主要原因。

    再后来,关外局势愈发混乱,各路鞑子互相攻伐,谁都没法在中原站稳脚跟,江南的大周又安稳的过了十年,有了一点回光返照的迹象,徐家实在看不出来谁才能代表“天命”,害怕站错队,这才是徐家没能做成汉奸,最终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势力坚持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当然,当时的这种龌蹉心思,如今除了徐睦江、徐睦河两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