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一次扩军

    第86章 第一次扩军 (第2/3页)

光一个倭寇,最多得到一身破布衣裳,运气好的能得到几枚铜钱或散碎银两,与令人羡慕的勋章、实打实的减税或土地相比,无异于天上地下。

    ‘下次再上阵,我也不去搜刮尸体了,那才值几个钱啊!’

    ……

    授勋仪式结束,徐世杨立刻开始着手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新军被证明战斗力拔群,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扩大新军编制自然是首要任务。

    徐世杨决定采取一老带一新的模式,把新军兵力扩大到200人,两个分队编制完全一样,都是10个冷兵器近战兵,10个炮兵,30个火枪手加50个长枪兵。

    因为长枪也是倭寇的主要武器之一,因此现在徐世杨手中长枪数量足够,只是靠近枪尖的枪杆部分需要增加一个防止劈砍的枪套——对倭寇的战斗中,出现过长枪被武士刀砍断的现象,如果不是枪兵突击的时候,倭寇已经崩溃,新军原本应该付出更大代价。

    近战兵的武器也没多大问题,至少伐木斧管够,而且从鞑子、盗贼、倭寇那里缴获的武器中挑拣一番,找出二、三十件品相较好的重型冷兵器本也不困难。

    炮兵所需武器也好准备,木炮生产简单,不需要重新装填,一次性使用,甚至可以预先装填后封存。

    由于重量轻,10个人的小队,野战时可以通过独轮车携带3门木炮,若是守城,甚至可以把库存的木炮当做重型霰弹枪使用,轮番释放。

    装备方面的最大问题仍旧出在火枪上。

    由于工匠数量增多,15屯可以在未来三个月里,期待把蛇杆火绳枪装备数量提升到30支。

    但剩下的一半火枪手,仍然不得不以蛇杆火门枪为主要装备,为此,他还得把已经分给女兵的火门枪回收,装备给一线部队。

    赵琳为此找她姐姐好一通抱怨,但没办法,现在仍然是新军的初创时期,徐世杨真正的根据地只有三个不满员的村子,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东西都必须物尽极用。

    公孙胜曾经提议继续生产火门枪,因为这种武器枪管很短,也不需要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